公益力量推動紡織行業科技發展
“2010年至今,‘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已推動18項紡織行業基礎研究,推廣6項科技成果?!敝袊徔椆I聯合會副會長陳樹津如是說。
在山東蒙陰11日至13日舉行的全國創新型毛紡半精梳技術研討會上,陳樹津表示當前社會公益力量已成為紡織行業科技發展的重要推手,“‘紡織之光’基金去年已突破億元規模,基金面向科技獎勵、教育獎勵、科技推廣等,每年公益性支出可達800萬元左右”。
陳樹津告訴記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已提出2020年將中國建成世界紡織強國,并出臺相關發展綱要,但作為重要支撐力量的紡織科技仍存在一定短板,“在全國幾十萬戶紡織企業中,若沒有相當數量的企業技術更新,便難稱強國”。
“2008年至今,各項紡織科技成果獎勵已評選出800余項,但能有多少應用到實際生產中?”陳樹津直言,目前仍需進一步理順研究機構與生產企業間溝通機制,繼續完善專利技術轉讓體制機制,建議成立相關“成果庫”。
據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統計,毛紡行業上半年利潤率為4.82%,與去年基本持平,較紡織業同期水平略高0.06%,預計行業整體年度走勢較為穩定,但不少企業對海外訂單信心不足。
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學院教授張毅認為,當前紡織行業正艱難復蘇,其中毛紡行業形勢稍好,應抓住有利時機調整產能,“尚有實力的企業可適時應用新科技成果,提高生產效率,從而獲得長期生產成本優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