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問順豐:冷運和嘿客怎么一起玩耍?
提問1:冷運對順豐的戰略意義是什么?依托順豐想做一些什么樣的動作?
李東起:冷鏈溫控運輸屬于專業性比較強、國家標準比較嚴格、投入比較大的行業,而且現在中國的冷鏈集中度非常低。中國第一大冷鏈企業也就只有十幾個億的市場份額,前幾家冷鏈物流企業基本上都是生產物流,在全國有網絡的非常少,這就造成整個市場的服務質量很低。不論是品質還是網絡,還是服務的一致性需求很大。比如藥品,在若干年之內要實現全程可視性,若沒有高科技和高投入、沒有很好的支撐,是滿足不了未來中國消費市場和經濟發展需要的。所以,我們要在這個時候切入這個領域。
冷運是順豐的重要戰略業務,是未來發展的支柱之一。我們希望在三到五年之內,不論是品牌、質量都做到第一,這是我們既定的目標。至于花多少錢,大家能看到,我們是愿意在這方面做投入的,因為冷鏈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順豐有很好的資源,我們會比其他企業更有效的利用資源,走得快一點。再加上順豐本身的實力,使得我們在資金的來源上有一定的渠道和靈活性。
提問2:冷鏈物流的損耗率非常高,順豐能把這個損耗率降到多少呢?順豐希望在冷鏈物流市場占到多大的份額?
李東起:我做過優選,我們是用優選做的實驗,才有了今天順豐冷運的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倉干配這一塊,而生鮮是我們用大網做的嘗試。如果拋開兩頭,順豐優選的貨損率(不包括進倉前)不到2%。當然有比較高的,蔬菜能到5%、6%。我們相信,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來講,有機會做到第一。整個冷運我們只做了一年,大概今年的收入已經在中國前十了,所以沖到第一也比較容易。
提問3:順豐冷運應該是對整個市場開放的,而實際上很多電商都在自建冷運的配送。在做這個業務之前,順豐有沒有去了解過這些生鮮類的商家的想法?
李東起:我們這個平臺是對所有需要冷運服務的商家提供的,包括優選的競爭對手。我們現在做宅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電商的需要。前段時間大家可能看到某些電商能做冷運、能做宅配、能做冰淇淋。我可以告訴你,絕大多數是順豐運的,全程都是。比如,前一陣在上海炒的很厲害的冰淇淋,說可以發全國,如果你注意看電視,會發現沿途全是穿著順豐工服的人在做。
順豐一直在做這個服務,只是今天把它作為一個標準的服務推出來,還是依然為電商提供服務。我們不敢講順豐在倉庫和干線是第一,但在宅配、電商的宅配,基本上就是順豐。我們在數量和質量上、在地域上,是被廣大電商所接受的。
至于生鮮電商要不要自己建冷運配送,如果他付的起錢,愿意去弄,就可以去建。但我相信,如果把我們自己做好了,做到確實能夠質量全程可視,成本也降低,包括物料、反向物流、包括服務、嘿客門店,如果這些東西全部做起來,電商為了更專注主業,沒有道理不選擇順豐這樣的合作伙伴。
提問4:順豐冷運今后怎么和嘿客店進行合作?
李東起:嘿客店的服務非常重要,因為冷鏈是不能脫溫的。
如果我們進入到C端,客人具有不確定性,中間沒有一個滯留或者暫停的環節,就會造成整個冷鏈成本非常高。而這個成本也是兩個方面,一是包裝物料會很高,因為在脫溫情況下要保持溫度,一票甚至高達十塊錢左右的成本,這個對電商來講是要命的。第二個,滯留或者退貨可能會直接造成損耗,如果是一盒蝦的話,兩三百塊就沒有了,這個對電商來說更致命。
電商市場投訴很高的一條是不能預約派送,但門店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在家,我可以給你送來,你也可以自取。另外一點,現在環保意識加強了,如果你不能解決物料,尤其是大的包裝回收,沒有門店很難做到。
提問5:有人說包裝貴,一票十塊錢,其實最終是消費者買單的。順豐怎么來消化這個冷鏈所帶來的成本呢?
李東起:在電商行業里普通被認可的一些規律,在生鮮是不適用的。比如運費,生鮮電商運輸非常的貴,因為它是一直要保持在這個溫度下。實際上我們也在試圖和一些電商一起來讓消費者意識到,有質量的配送的服務是有成本的,而這個成本最終一定會由商家、消費者和中間物流公司通過共同努力來分擔的。還有就是,它是不可退換貨的。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你還真的不能指望用傳統的方式來降低成本,而是要用互聯網方式。什么叫互聯網方式呢?就是直采直運,減少中間環節,把中間環節節省下來。生鮮是需要在當地有倉進行落地配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商品的包裝就是運輸的包裝,沒有任何過度的包裝,也沒有有任何過度的重量,不會在中間環節造成損耗。也就是說,通過效率這種東西來降低成本。
提問6:順豐冷運將來會不會把網絡鋪到海外去?
李東起:我們將來會做大量的海外直采。如果順豐優選是順豐的客戶之一,那順豐就有義務去研究和滿足它的市場需求。目前,我們已經在澳大利亞、臺灣開始做一些水果和肉類的采購了。未來肯定會做,只是現在更重要的還是把國內主要區域做好。這也是順豐的風格,一步一步,小步快跑,踏踏實實。
提問7:我們看到,順豐想從不同的角度去做服務,也是在轉型。但每個行業的利潤和可控性是不一樣的,順豐為什么要轉型?
李東起:比較高大上的理由就是客戶需求,因為市場在變化,使得客戶不只需要單一的服務了。說得實際一點,這牽扯到我們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如果單做快遞我們可以做的非常好,但是未來是不是一直能夠這樣生存下去,是要市場來決定的。所以,我們必須在這個市場上思考如何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
提問8: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了對外資企業開放國內快遞業務,這對順豐來說是不是有直接的挑戰?
李東起:開放快遞市場是必然趨勢,而且是對這個行業、對消費者都有好處的。對順豐來講,這并不是新的東西,也沒有什么特別大的沖擊或意外。國家開放這個市場,在一些地域已經有兩年了,現在只是進一步強調和開放一些區域。我們覺得這是正常的,在這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會有利于我們更進一步去提升能力、做好服務。
冷鏈物流就是我們在向一些行業前輩學習的表現,是我們從一個標準的快遞走向綜合物流服務商的過程。不僅是快遞可以做,我們在B2C電商也可以做,冷鏈也可以做,因為中國的市場還很大,還有很多機會。
實際上,不管國內市場怎么變化,順豐是一直在轉型的。冷運是順豐推出的第一個針對特殊行業的序列產品品牌,是順豐適應市場變化轉型的機會。而這個轉型并不是受到其他快遞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我們才被迫應對的。冷運包括食品和藥品,這都是和中國未來生活息息相關的,而且隨著中國生活水平以及行業標準的提升,過去那種蒙個被子就算冷鏈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在幾年以前就開始看這個市場,所以說現在我們認為時機也比較成熟了,未來幾年的發展會非常大。
我們的眼睛會盯著市場和消費者,我們相信這個市場會越來越開放。搞這冷運只是我們走出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會針對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方案,我們會從過去傳統的快遞企業走向電商、宅配,面向C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