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業逆境轉型面臨挑戰
對于百貨業來說,另一種可以選擇的轉型是,購物中心化。
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零售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對記者表示,“購物中心就是通過增加消費者體驗度,直擊電商的不足之處,進而吸引消費者,因此已成為百貨企業轉型首選。”
記者發現,購物中心化是很多百貨公司轉型的首選。如近期廣州摩登百貨主動瘦身,加大租賃面積,引入餐飲等元素,將百貨店購物中心化;天河城百貨正低調探索自有品牌。在深圳,茂業、天虹、海雅、歲寶等品牌都選擇購物中心為轉型業態,在北京,王府井、世貿股份、SOGO等也都選擇了購物中心業態。
不過,對此同樣有不同意見。一位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購物中心和百貨在業態、盈利方式、營運管理重點等多個方面均不一致,百貨公司轉型將有一定難度。”
此外,百貨業態轉型還有一個熱門的去向,就是奧特萊斯業態。該業態主要是名品折扣優惠,借助價格優勢來吸引消費者,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價格的雙重需求,如廣州摩登、天河城、廣州友誼等百貨均是轉做奧特萊斯的代表。
在這一方面,王府井百貨也已開始布局。據悉,王府井百貨以“體驗式購物+一站式消費”為特色的購物中心和以“名品+折扣”為特色的奧特萊斯業態,憑借自身特點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收購春天百貨后,王府井百貨在全國28個城市已經擁有49家門店。
“王府井收購春天百貨是典型的多元化發展。”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對記者表示,“收購春天百貨之后,一方面豐富奧特萊斯業態,同時也產生了百貨業務協同效應。”
而翠微股份以24.6億元收購當代商城和甘家口大廈,將成為北京市場繼王府井和首商股份之后的第三大主力,市場占有率由10%提升至15%。
但業內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對記者表示,“百貨公司做奧特萊斯缺乏獨特優勢,也沒有處理尾貨的經驗。目前國際上沒有成功案例,奧特萊斯業態不應是百貨公司轉型的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