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的未來商業模式發展方向
(一)購物中心以零售業、休閑、娛樂、餐飲等。多種業態并存,各業態相互支撐,并與不同功能、主題元素有機結合產生互動效應,讓消費者在充足享受購物、娛樂快感的同時,又有格外的新奇體驗,這更適合消費者的需求和行為方式。
(二)在聚客能力上,購物中心體量大、位于城市中心的核心商圈,交通便捷,人流密集,并有國際知名品牌、百貨、超市等多家主力店支持,較之傳統商業,其集客能力、商業輻射能力不言而喻。
(三)在獲利模式上,購物中心通過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整合,獲得的是不動產物業的發展和不動產物業經營附加值的雙重利潤。
(四)在管理形式上,購物中心大多采取所有權、經營管理權分離,由專業的商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降低經營成本與投資風險,有利于實現商業物業的整體競爭力,促進物業與租金的長期發展,使各商家獲得最大收益。
相關鏈接:
隨著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開業,如何由“大而全”轉變為“專而全”,已經成為商家關注的焦點,雖然向上靠攏會使得盈利增加,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同類商家的不斷崛起,和自身主力百貨的招商品牌同質化,百貨店對購物中心租金和品牌豐富度上的缺失,都使得購物中心對百貨主力店漸失信心,進而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在此情況下,目前各大購物中心調整都存在一個誤區,將增加體驗片面地理解為增加餐飲娛樂業態,有的甚至將引入餐飲業態作為救命稻草。
現在,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往往以吸引著名品牌為目的,但是購物中心的同質化發展越發明顯,業態比例的調整、品牌的更新一直是購物中心轉變的方向。未來的購物中心將會變成生活方式的中心,是一個交流的平臺。業態的調整,可以優化品牌結構,進行業態升級,成為一個社交的平臺。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沖擊傳統,對于傳統的購物中心來說,如何才能擴大自身優勢,將成為與電商分庭抗禮的關鍵。購物中心應該從商場的概念上升到社交場所,不僅引入業態,更要從方方面面提升生活方式的功能。
品牌的千篇一律,對于購物中心而言,后果是極為嚴重的,因為這意味著在與同行競爭時,購物中心往往會陷入到赤膊上陣的價格廝殺漩渦中。購物中心想要突出差異化,首先要做的就是花工夫細細挖掘該區域的本地特色才是關鍵,特別是要適合普通百姓需求的。像“夜市”、“地攤”等百姓喜聞樂見的經營模式,完全可以通過購物中心來重振雄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