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寒流來襲 新華錦業績下滑
近日,青島上市公司新華錦披露了2013年報。與2012年相比,新華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實際上,新華錦的業績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整個紡織行業的不景氣。從目前公布年報的A股紡織板塊的業績來看,不管是華芳紡織、還是德棉股份都出現了虧損。業內人士認為,歐美市場需求疲軟,導致外貿出口下降,是紡織行業遇冷的根本原因。
新華錦紡織品收入三年減半
4月12日,新華錦年報顯示,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13.4億元,比2012年同期減少18.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87萬元,比2012年同期下降17.18%。其主營業務紡織品拖累明顯,2013年新華錦在紡織業務方面營業收入為3.12億元,比2012年同期下降了33.57%。
對比新華錦近3年的年報可以發現,其在紡織業務上的業績呈現持續下滑趨勢。2011年新華錦的紡織品為其貢獻了7.2億元的營業收入,2012年縮減為4.7億元,到了2013年,這個數字已經降為3.12億元,三年之間新華錦在紡織業務上的營業收入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
實際上,翻開上市紡織企業的年報就可以發現,新華錦的業績低迷絕非個例。例如,華芳紡織2013年虧損603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驚人的1289.22%,隨后,這種虧損頹勢蔓延,吉林化纖、霞客環保2013年虧損額分別達到3.94億元和2億元,同比分別大跌4066.04%和3000.53%。相比之下,新華錦的業績在紡織板塊中已名列前茅。
新華錦下滑輕緣于業務轉型
對此,西藏同信證券青島營業部投資顧問李正光分析認為,紡織行業遭遇寒冬源于歐美市場進口需求的大幅萎縮,從而導致以外貿出口為主的紡織企業面臨巨大的虧損。加之2013年人民幣處于升值通道,更加大了外貿企業的壓力。新華錦年報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觀點,2013年新華錦在國際貿易領域的營業收入為9.76億元,比2012年同期下降了23.65%。
中信萬通香港中路營業部投資顧問宗玉良則說:“往好的方面看,在行業發展形勢不可逆的情況下,經過此輪優勝劣汰,今后的紡織行業應該走低端轉移降低成本、高端升級打造技術優勢的道路。”
同時,宗玉良認為,短期來看,紡織企業要實現扭虧為盈,最好的選擇就是進行業務轉型。他說:“新華錦之所以在紡織行業如此不景氣的情況下業績未出現明顯下滑,就源于其在發制品、房地產、金融投資等領域的發展。”另外,他分析說:“紡織企業可以學學魯泰A,該公司去年的表現可圈可點,主要的模式就是在海外建廠,這樣的模式有利于降低人工和稅收成本。此外,青島申辦中韓自貿區對新華錦這樣的外貿出口企業也是巨大利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