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在長江流域棉區率先成功試水棉花機采
伴隨著轟隆隆的機鳴聲,一行行棉株被采棉機“攬入懷中”,采摘的棉花在它“腹中”飛舞。近日,在江蘇省大豐市稻麥原種場棉花機采現場,來自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以及遼寧、安徽等5個省份的數十位棉花專家觀摩了這場棉花機采演示。這標志著江蘇在長江流域棉區率先成功試水棉花機采。
勞動強度大、采摘效率低是阻礙棉花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江蘇省農委作栽站副站長紀從亮介紹說,自2004年以來,江蘇棉花種植面積從600多萬畝降到了200多萬畝,主要原因就是棉花生產的機械化率較低。
記者在棉花機采現場了解到,示范田塊棉花采凈率超90%,一畝地采收時間不到15分鐘,效率較人工采收提高近100倍。在成本節約上,按照規?;裁廾慨€采棉用工6個,每工80元計算,每畝棉花的人工采摘成本需要480元,而棉花機采的費用每畝僅需200元左右,是人工采摘的41%左右。
近幾年來,在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等項目支持下,江蘇省農委、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等多家單位協同攻關,以“輕簡宜機快樂植棉”為目標,從品種、栽培到收獲機械進行了系統集成配套,經過4年努力,初步探索出了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并于今年成功實現了棉花機采的試驗、示范。這是江蘇棉花生產歷史上的首次,也是長江流域棉區的首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