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規模衰退 轉向去Logo新出路
業內認為,奢侈品牌要想突圍,不能再依賴Logo和商標名字,而必須依靠品牌的完整性和價值。
現狀:新興市場拉動增長
報告顯示,2013年,雖然全球奢侈品市場面臨諸多壓力,但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總容量仍將達到創紀錄的2170億美元,預計全年增長率達到11%。其中,中國奢侈品市場本土消費將達到280億美元;境外消費進一步加強,將達740億美元,即中國人2013年奢侈品消費總額將達1020億美元,約合6000多億人民幣。
“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于新興消費勢力的增長,以及新市場新店面的增加。”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告訴商報記者,新市場開設新店面是奢侈品銷量增長的主要來源,預計各大奢侈品集團即使在控制開店的情況下,2013年平均店鋪增長率仍將達到9%。
同時,這些店面也成為了奢侈品的“活廣告”,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到奢侈品原產地消費,進一步拉高奢侈品在歐美地區的消費。而相反,歐美本土消費者的奢侈品消費熱情開始降低。
隱憂:近兩年來增速放緩
盡管整體銷售額依然上揚,不過,相比于前兩年動輒兩位數增幅的大好光景,似乎一去不復返。
記者對比近年來的調研數據發現,從2007年至201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5年來的復合增長率均達到兩位數,然而到了2012年全年增長率僅有7%,今年預計增幅僅3%,跌入近年來的最低點。昨日,記者查閱LVMH集團發布的三季度財報,其中集團的核心部門時裝和皮制品部門營收約為3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3.8%。
此外,Gucci及BottegaVeneta母公司法國開云集團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亦顯示,截至9月30日,集團三季度收入下跌1.5%至25.2億歐元。開云集團更是首次承認Gucci中國銷售下跌,但拒絕透露具體數據,僅表示為“個位數”。
{page_break}
原因:大眾化后難言奢侈
“持續不斷開店、過度追求利潤最大化,卻對品牌少有維護,消極打假,這些使得不少奢侈品牌陷入中國發展的怪圈。”日前,知名品牌戰略專家李光斗告訴商報記者,這也是不少奢侈品牌在中國遭遇的最大的難題。“尤其是一些品牌新增的門店上,其擴張的速度已開始向大眾化發展,這種做法已經背離了高端奢侈品的定位,直接透支的是品牌價值,導致品牌價值嚴重下滑。”
在周婷看來,以LV、Gucci、卡地亞等品牌為代表的奢侈品,其市場可見度已經超過作為奢侈品牌的合理臨界點,進一步的大規模市場銷售以及對于假貨的不作為,使其品牌價值將進一步降低,市場發展潛力將進一步受到限制。“未來,高資產的核心消費者的逃離還將進一步加劇,而中等資產的邊緣消費者的增加速度將進一步放緩。”周婷表示,未來3~5年內,奢侈品牌將迎來大規模衰退。
應對:重點精耕單店業績
盡管如此,世界各大奢侈品巨頭搶占中國市場的“硝煙”卻從未停歇,除了繼續開店步伐之外,開云集團、菲拉格慕等大型奢侈品集團已經將重心轉為放在升級現有的店鋪、精耕單店業績、提升產品的供應量和服務上。
開云集團的運營總監Jean-Francois Palus就曾公開表示,接下來會在同樣的城市,將店鋪的地段進行更改。記者在解放碑、觀音橋等商圈走訪中發現,Gucci、LV、BV等奢侈品牌旗艦店都已完成整修,重新亮相后,外立面和幕墻均比以前更為亮眼。
周婷表示,面對不斷成長的中國消費者,奢侈品店鋪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如今面對“寒冬”襲來,只有通過更大的銷售空間、更高端的門店設計,甚至不惜打出“性價比”這張牌等變相擴張的方式,提高在華的競爭優勢。
{page_break}
奢侈品消費轉向 無Logo賣得更好
在傳統觀點里,圖案鮮明的Logo更能夠吸引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的目光,但顯然,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
“滿大街都是大牌的Logo,連擠公交車的大媽和賣菜的阿姨,都是人手一只LV、Gucci,真心有點審美疲勞了。”在我市一家傳播機構任職中層管理人員的孫女士告訴記者,相對于印滿Logo的奢侈品,她更喜歡那些不顯山露水、設計低調的品牌和款式,“那樣品質感更高”。
和孫女士一樣,這些追捧奢侈品的高端粉絲不再以Logo為榮,而轉變為消費產品質量、實用性。這或許是大牌們忙著迎合的市場需求之一,開始走向更加低調的奢華。全球奢侈品行業三巨頭之一的PPR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弗朗索瓦·昂利·皮諾曾公開解釋其淡化Gucci品牌Logo的趨勢的原因,“相比我們銷售增長的幅度,雙G圖案的Gucci銷量卻一直在下降。”
“Logo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資深奢侈品人士賀斌告訴商報記者,如今和未來的奢侈品市場,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已經不再依賴Logo和商標名字,未來品牌要想突圍,必須依靠完整性和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奢侈品的這種調整顯然為挽救市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Gucci如今已經嘗到“無Logo”的甜頭:最新的財報顯示,Gucci的皮具類別得益于新產品的推出,無Logo皮具銷售出現雙位數的增長。
{page_break}
去Logo化 奢侈品新出路
在今年3月巴黎時裝周的LV品牌秀中,LV前任創意總監Marc Jacobs就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LV的Monogram(交織字母)和Damier canvas(方格帆布)系列今后將不會出現在T臺上。”在2013年的整場LV品牌秀中,都沒有看到LV的兩個最經典標志:交織的兩個LV字母和深色帆布方格。隨后,這股去Logo化的旋風,很快就在LV全球各大專賣店內鋪陳開來。
在LV重慶旗艦店里,新一季的手袋已經上柜。記者看到,一款Monogram帆布Neverfull手袋,因其入門級的價格和實用的設計,以及經典的LV標志性的交織字母圖案,成為不少女性白領的第一個名牌手包。然而,在LV Neverfull Epi新品系列手袋上,盡管保留了Neverfull系列經典的外觀造型,卻首次放棄了最具代表性的方格帆布作為物料,選擇了更有品質感的Epi皮革。在Epi彩色皮革獨特的水波紋理上,完全找不到LV交織字母的Logo。
這也印證了LVMH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伯納德·阿諾特的新品牌策略,將減少交織字母在產品中出現的頻率。他表示:“LV今后將逐年減產,并把重點轉移到更為高端的配以特色皮革的產品上。”
事實上,LV并不是第一家有意向去Logo化的奢侈品牌。在它之前,其勁敵Gucci對于“雙G”Logo產品的減產已經先行一步。在一街之隔的Gucci西南地區旗艦店里,剛剛上柜的手袋系列已被放在了最醒目的貨架上,新款的竹節包“Bamboo shopper真皮手袋”系列上,Gucci標志性的“雙G”Logo的身影全無,竹節手環成了最顯眼的標志。整個竹節包被設計成方方正正的樣子,包身只有一小行原產地字樣,以及更小的一個復古字體的“Gucci”。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