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纖突圍謀求新活力
近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紡織國際交流中心、浙江桐鄉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桐鄉2013)在桐鄉振石大酒店召開。
連續召開了十九屆的中國國際化纖會議,已經受到了國際化纖工業發達地區和國家、國內化纖企業和相關部門、科研單位、院校的廣泛認可和高度參與,本次大會是在化纖行業受國際、國內經濟運行影響面臨諸多困難的背景下召開的,更是獲得了眾多的關注和期待。
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化纖會議是國際化纖領域內的一項高水平、高層次的國際性例會,本次會議的召開吸引了來自歐盟和英國、日本、韓國、印度、泰國,以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近20個世界化纖主要生產國家和地區的行業首腦、各地區化纖知名企業的積極廣泛參與。同時,諸多高等學府、科研院所及知名咨詢機構的學者及專家,化纖上下游產品鏈和供應鏈的相關公司、貿易商以及金融證券業的領導、專家也悉數到會,共同探討世界化纖業的發展問題,交流諸如市場、流通、貿易、管理、科技等信息,為打造中國化纖工業未來發展提供一個又一個智慧火花。
本次中國國際化纖會議的主題是“為復雜環境下的化纖工業注入新的活力——技術、資源、低碳與品牌”,將結合目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和市場環境,以推動化纖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為切入點,針對目前全球主要化纖生產國家和地區的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走勢、新技術和新裝備的發展、原料及新型原料的開發、高性能纖維的研究與應用、循環再生和清潔生產、新產品開發與品牌建設以及行業當前所面臨的亟待破解的難題進行深入探討。
目前,我國化纖產量已占世界產量的68%,化纖產品幾乎涵蓋了所有品種,主要的化纖工藝技術和裝備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化纖大國。
然而,我國化纖行業的運行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尤其是近兩年,需求增速減緩、新增產能壓力加大、資源環境約束加劇、要素成本不斷上升、市場表現低迷和效益明顯下降、行業內部結構性矛盾和問題突出等。轉變發展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等轉型升級任務迫在眉睫。“十二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全面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中國化纖工業邁入化纖強國,打造中國化纖升級版的重要時期。
開幕式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高度評價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闡明了本次會議的指導思想、宗旨及其重要意義。
鑒于桐昆集團和新鳳鳴集團在大容量聚酯長絲柔性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的重要創新和所作出的創造性貢獻,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和桐鄉市人民政府決定給予表彰和獎勵,中國工程院蔣士成院士頒發了榮譽證書。
之后召開的大會發展論壇上,端小平作了題為《科技進步與化纖工業》的主題報告。報告強調,未來一個時期,伴隨著世界經濟復蘇而來的將是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材料技術加速創新將成為新一輪科技進步的重要趨勢,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各類高新技術纖維材料,其技術突破與應用開發,將成為各國紡織業競相爭奪的技術制高點。化纖行業必須充分利用相關產業技術發展的有利時機,加強高新技術對紡織化纖產業的改造提升,加快纖維材料高新技術的創新與突破,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才能真正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來自日本、歐盟、印度、韓國、泰國以及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化纖行業領袖,也分別介紹了本國和地區化纖產業的運行現狀和發展規劃,共同展望了化纖產業的發展前景。
桐鄉市副市長潘敏芳介紹了桐鄉市紡織化纖產業的現狀和發展,提出未來幾年,桐鄉在加快新材料、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同時,將重點致力于產業基礎扎實、競爭優勢突出、帶動能力較強的化纖、特色紡織服裝兩大支柱產業提升工作,大力實施千億產業培育行動,力爭至2016年末,化纖產業規模總量突破1000億元,把臨杭經濟區打造成為國家級化纖新材料產業基地。{page_break}
大會舉行的互動研討會特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名譽會長許坤元,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賀燕麗等專業人士,與參會代表圍繞著在全球和國內經濟環境和未來發展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復雜情況下,如何為化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等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會后,進行了帝人技術交流和京都工藝纖維大學技術交流,就創新技術、低碳、環保等問題進行了學術交流。
此外,5個分論壇圍繞不同熱點話題繼續進行交流和探討,來自世界各國和地區的6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專題論壇主題,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技術、不同的視角發表演講,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觀點。
為期兩天的會議,從化纖行業全局以及未來發展的重點種類和技術層面,全方位、多視角地涵蓋了當前行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相互交流和切磋,大家凝聚共識,更加迫切地認識到在當前形勢下,伴隨國家整體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契機,打造中國化纖升級版是在新的歷史階段應對發展中出現的新挑戰的時代要求。打造中國化纖升級版的根本在于為行業持續不斷注入新的活力,而按照現階段中國化纖工業的發展來看,堅持技術創新,發展資源型循環利用體系,維護低碳經濟的產業環境,積極打造中國化纖品牌正是打造中國化纖升級版亟待要做的重要工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