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20年服裝從業人數將達百萬
9月11日晚,歷時5天的第二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在頒獎晚會中圓滿結束。較2012年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的內容,本屆服裝節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展示了大美新疆的和諧穩定,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服裝節的成功舉辦折射出新疆紡織業的發展。近日,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信委獲悉,由自治區經信委和紡織行辦編制的《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促進百萬人就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已全部完成。按照規劃,到2020年,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現價工業總值達1635億元,從業人數有望達到100萬人。
記者曾在本屆服裝節期間獲悉,新疆目前正在爭取國家在新疆實施棉花直補試點政策,解決因棉價倒掛對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另外還將對企業用工、保險等方面進行補貼,大幅度降低企業負擔。目前相關文件正在國家各部委研究,等待批準。
2013年5月,中央視察新疆時提出圍繞新疆棉花優勢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促進百萬人就業的重大課題,為此新疆研究制定《綱要》。按《綱要》規劃,到2020年,新疆紡織產業鏈就業容量將達到100萬人。其中,2014年至2017年底,實現就業人數翻番,達到40萬人以上,2018年至2020年底再翻一番,達到100萬人。
據統計,新疆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商品棉生產基地,總產量已占全國總產量的52%,成為中國紡織大區。2012年全疆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服裝(服飾)企業達81家,服裝產量達2826萬件。全疆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15億元。2012年,新疆口岸出口紡織品服裝總值達72億元,主要出口中西亞地區、俄羅斯和歐盟。
“紡織服裝產業涉及面廣、產業鏈長,勞動密集型產業特性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南疆地區,紡織服裝產業是容易實現就近就業的產業。”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梁勇說,《綱要》一旦實施,將對新疆發展和實現就業產生重大的影響,并推動東部紡織產業向新疆轉移。
據介紹,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優勢明顯,一是原料豐富,棉花產量占全國產量一半;二是新疆有充裕和價格便宜的電力資源,平均電價在全國處于較低水平,對于電力成本占生產成本10%-15%的紡織服裝企業,非常有利;三是向西開放的區位優勢,通過新疆向中亞和歐洲出口服裝可大幅減少運輸時間,物流成本更低;四是土地資源豐富;五是勞動力富裕,新疆每年有近60萬人的城鎮勞動力需要就業,約200萬人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
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統計,2013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工業投資3915億,增長15%,西部12省投資344個億,增長23.2%,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紡織產業向西部轉移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對新疆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非常有利。
“優勢雖然不少,但阻礙也顯而易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表示,當前勞動力成本上漲,國際需求低迷、內外棉花差價過大等不利因素給紡織行業帶來不利影響。尤其是目前行業內普遍關注的內外棉花差價倒掛現象,對新疆尤為不利。
新疆棉紡織企業主要以新疆地產棉花為原料,絕大多數為純棉產品,原料成本占總成本的75%左右。但國家每年給新疆棉紡企業進口棉配額少之又少,2012年實際進口外棉量只占全國同期棉花進口總量的0.43%,且獲得絕大多數進口配額的是貿易流通企業,而新疆開發其他混紡產品受到化纖原料空缺的制約。近年由于國內外棉價持續拉大,新疆棉紡企業與內地企業相比,原料成本高,致使競爭力下降,開工不足,虧損增加,生產經營困難。
據浙江省援疆總指揮徐紀平建議,新疆紡織產業要想實現2020年百萬人就業和1635億產值的目標,“首要是降成本,解決棉價倒掛問題,讓新疆棉與國際棉同臺競爭;其次是落實低電價政策,提高就業人口的就業素質,轉變就業理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