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紡織服裝行業最新動態速遞(6.25)
印尼柬埔寨加強成衣制造業安檢提升產業市場競爭力
紡織服裝產業訂單尋求廉價勞動力開始向東南亞轉移,但是該地區的紡織服裝生產安全一直備受爭議,在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一座容納數家制衣廠的8層大樓發生垮塌導致上千人喪生,印尼以及柬埔寨加強對成衣制造行業的安全檢查,要求業主改善作業環境從而增進勞工法規遵守及提升成衣產業的競爭力。
2011年,印尼紡織及成衣產品的出口總額達134億美元。印尼優良工作的活動于2011年展開,目的在增進對勞工法規的遵守及提升該國成衣產業的競爭力。根據印尼紡織協會(IndonesianTextileAssociation;API)的資料,2012年印尼紡織及成衣產品出口值為125億美元,歐盟與美國為其主要出口市場。
4月24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一座容納數家制衣廠的8層大樓發生垮塌。孟加拉國軍方13日表示,將于14日結束在首都達卡郊區坍塌大樓搜索遇難者遺體的工作。截至5月14日,這起該國史上最嚴重的工業災難遇難者人數已經增加到1126人。
國際勞工組織(ILO)推行的印尼優良工作(BetterWorkIndonesia;BWI)宣導活動,建議該國成衣業者要確保自己工廠建筑物的安全;特別是建筑物的結構安全及是否依政府規定建造。BWI的活動經理SimonField表示,印尼尚未發生如孟加拉的重大工安事故,但我們已通知參與此項印尼優良工作活動的所有廠家必須遵守印尼的建筑法規并聽從有關公眾工作的相關建議。在評估期間,BWI將檢查工廠是否符合建筑法規,且業主所有的改善作業均須依照印尼的法律規定,而印尼的法規是非常嚴苛的,所有建筑物的業主必須依法從事。
印尼優良工作之外,ILO另有一項柬埔寨優良工廠(BetterFactoriesCambodia;BFC)的活動,同樣是在建議對柬埔寨所有的成衣廠及鞋廠實施建筑物結構安全的檢查,此舉是因柬埔寨最近發生二起成衣廠廠房倒塌造成工人死傷所致。整體來看,在今年4月孟加拉首都達卡附近的拉納工廠大樓倒塌,肇致超過千人的工人喪生事故發生后,目前成衣業都面臨重新檢視工廠消防與建筑物安全重大事務。
尼泊爾披肩出口下跌國際貿易中心承諾提供資金支持發展
由于西方經濟放緩特別是歐洲政治不穩定以及尼泊爾電力短缺導致該地區紡織服裝出口一直呈低迷態勢。該地區主要紡織品地毯披肩出口下跌,為支持尼泊爾增強發展披肩貿易計劃,促進尼泊爾披肩工業發展。世界貿易組織的分支國際貿易中心承諾將提供200萬美元來支持尼泊爾。
從2005年美國結束其免稅配額的措施起,尼泊爾的服裝出口一直呈低迷態勢。在這10個月中,尼泊爾的披肩全球銷售額為12.6億盧比,同比下降51%。在這期間尼泊爾對第三世界國家(除印度外)的服裝出口額為25億盧比,下降27.9%。
由于西方經濟的放緩特別是歐洲、政治的不穩定和尼泊爾的電力短缺。導致尼泊爾在2012年12月中旬的前五個月里出口了47.8億盧比的RMG、地毯和披肩,遠低于前一年同期值68.9億盧比。在該段時期內,尼泊爾對國際市場(包括印度)的RMG出口額為13.8億盧比,同比猛跌46%。尼泊爾對印度的RMG出口額為1.0億盧比,較上一年同期的2.67億盧比狂跌62.5%,而對其它國家的RMG出口額大幅下降46%至12.8億盧比。
尼泊爾過去幾年中披肩的出口都有所下降,披肩企業擔心政府的促銷不足以支持披肩業開拓新興市場。尼泊爾向第三世界國家的地毯出口額為49.5億盧比,同比降低12.9%。同期,尼泊爾從印度進口紡織品服裝24.7億盧比,與上一財年相比減少9%;從第三世界國家、主要是中國的進口減少27.9%,進口額為25億盧比。
羊絨披肩被列入尼泊爾貿易一體化策略(NTIS),該官方策略旨在提高某些選擇性產品的出口。因為除印度之外的海外市場對這些產品的需求有所收縮。此產品的出口額也急劇萎縮。前五個月,披肩的對外出口額猛跌44%至7.60億盧比,但對印度的出口額飆升84%至2740萬盧比。
近期,世界貿易組織的分支國際貿易中心承諾將提供200萬美元來支持尼泊爾增強發展披肩貿易的計劃,促進尼泊爾披肩工業的發展。
埃及紡織工人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兌現保護紡織業承諾
埃及紡織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時很大程度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但是日前隨著棉花種植面積的減少以及進口原材料的價格過高,當地的紡織產業難以為營,埃及紡織工廠關門數量快速上升,紡織產業惡劣的發展環境促使埃及紡織工人游行示威,他們要求政府兌現承諾保護紡織行業發展。
近期,埃及紡織工業發展的情況似乎不太樂觀。目前,埃及紡織工廠關門數量正快速上升,并且這種形勢愈加惡化,更多的棉農轉向種植其他作物。據了解,在過去的兩年間,埃及全國范圍內大約有3萬名紡織工人失業。另外,全球經濟發展低迷也使埃及的紡織工業發展面臨困境。受制于進口原料成本升高和服裝在國內市場需求下降,埃及的一些紡織品生產商正被迫關閉他們的制造企業或降低產業規模,埃及投資者聯盟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于受該國持續的經濟危機影響,埃及約1500家企業或者關閉工廠或者生產規模減少。
埃及紡織工業部和投資者聯合會副會長穆罕默·德穆士堤也表示,由于經濟危機和埃及貨幣的價值持續下降,大約40%的埃及棉紗和紡織工廠關閉,他認為埃及缺乏適當的鼓勵政策支持紡織品生產商參與全球市場競爭。馬哈拉投資組織的總裁穆罕默德·卡魯比表示,包括Abual-Sabaa和Fajaral-Mahala地區在內的約40家大型工廠,目前已停止其產業運作,并將對埃及的紡織紗線生產造成負面影響。Buhaira的投資組織的總裁范塔什·賽也表示,包括紡織品產業在內的近100家中小型規模的制造業,因為無法取得足夠的資源而倒閉。
埃及國家產業發展條件的惡化促使埃及紡織工人舉行游行示威,他們認為政府沒有兌現向廠家提供原材料的承諾,在保護紡織行業的發展和拯救瀕臨崩潰的行業方面沒有起到有效作用。盡管現在只有幾百人參與了游行,埃及紡織工人貿易協會還是受到了工人的威嚇,且預計未來仍將有大規模埃及紡織工人罷工的出現。埃及紡織工業的發展在非洲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而目前埃及紡織工業發展惡化情況的不斷出現,令行業人士擔心埃及的紡織工業發展優勢是否正在衰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