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用紡織品要看清下游“特殊”需求
汽車生產企業:汽車用紡織品應提升標準水平
作為最近幾年較火的汽車用紡織品行業來說,它與下游的溝通不暢問題一直是行業企業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領域之一。采訪中,下游企業代表認為,標準、質量、規格與下游發生分歧時他們也有苦說不出,因為他們同樣有“下游”——汽車消費者。
對于產業用的下游行業之一,汽車生產與銷售行業來說,作為不同的行業,上下游之間的相互標準不統一已經成為一種事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東風日產汽車公司負責采購業務的經理告訴記者,包括東風日產在內的一些日系車企業,現在在行業標準方面,按照其性質不同,也被劃分為強制性和自愿性兩種。
這其中,牽涉到安全保護、環境衛生等的國家標準則要強制執行;而一般市場行為,如行業間、產業鏈間的標準多數為自愿性執行行為。下游產業作為上游產業的目標客戶,對于選取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和產品標準,通常有較強的獨立性。而兩者之間的標準互通方式,很大程度受到市場環境影響。如果買方市場強勢,則下游產業鏈設定的標準更易被接受,反之亦然。
現在汽車產業需求的紡織產品是多種多樣的,如汽車座椅、門板飾件等,而汽車企業內部會有技術研發中心的材料研究部門、采購部紡織內飾類材料采購部門。這其中,技術研發中心的材料研究部門是通過自身的研發知識積累,以及廣泛的紡織產品供應商信息平臺,可以定期收集紡織行業內的最新技術。而紡織內飾類材料采購部門,則是通過在全球各地的采購部收集的當地的紡織報價信息,將信息匯總至總部的采購信息平臺,面向全球推薦最價廉物美的產品供應商。
現在一些上游的專家和學者,普遍認為紡織行業的話語權不足,例如標準不能按照紡織行業的要求來定。在下游汽車行業看來,標準要以什么來定,首先要看標準的用途和服務對象是怎樣的。
“從市場的角度看問題,要以客戶的需求作為標準設定的前提,也就是說應推廣以客戶至上的理念,這樣就可以理清標準設定的初衷。因為,標準的設定是為了更好提升產品質量、穩定企業向客戶的服務水平。從這個角度上說,標準應該是面向汽車生產商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紡織行業在規范自身的商業行為和產品水平所制定的標準時,標準的服務對象定義為自身。故這個標準目的是有利于自身發展,所以這樣的標準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東風日產汽車的采購經理表示。
面對著產業用紡織品和汽車行業標準不統一的現實,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產業用紡織品作為上游產業,應該更好地傾聽汽車生產商的聲音,根據用戶不斷發展的需求,不斷提升自身標準的設定水平。而下游產業,也應該依據上游產業提供的技術咨詢和服務,不斷更新下游產業自身產品需求內容,促進產業的多樣性和品質提升。產業間的技術交流互動、上下游企業間的產品同期開發,例如有座椅供應商承接汽車企業座椅的新車型開發任務,紡織產品廠家承接座椅供應商的面料開發任務,產學研企的產業鏈一體化,都是現階段國內上下游銜接的很好案例。
{page_break}
醫療衛生機構:醫療用紡織品質量認證和安全是問題
上下游銜接不緊原因多種多樣,缺少有效、及時的溝通,消費者對產品功能的多樣性需求成為難以逾越的障礙之一。由于問題太多,不一而足,而行業機制不健全、不規范才是這些問題的根源,值得行業思考。
對于醫院來說,醫療用紡織品時刻接觸,采購也不少。但是在他們的眼中,上游的醫療用紡織產品確實在采購、標準、質量等各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安徽省淮北市礦工醫院集團總院作為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其手術室的麻醉醫生孔妍在工作的過程中,與醫療用紡織品的接觸非常頻繁。在她看來,現在上下游產業在標準化方面,并不能很好地適應具體行業發展的需求,缺乏有效的協商機制,工作效率不高,工作缺乏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下游單位例如醫院對紡織用品的使用標準主要來源于衛生系統內的制定,難以和上游紡織行業的管理部門和企業進行直接溝通。而且,由于醫療術語的使用和紡織行業的習慣多有不同,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問題。而且,在采購環節,產業用紡織品不能公開透明地廣泛參與下游產品需求單位工作機制。
“可以說,長期以來的溝通不暢,造成了我們這些醫院,作為下游單位不敢去嘗試上游企業所生產的新型紡織用品,轉而選擇國外好口碑的醫療用紡織品企業所生產的產品。而且,國外這些產業用企業,其優質的管理與售后服務使得供需能夠結合緊密,同時還抓住了病患‘進口優質于國產’的先入為主的心理特點。”
現如今,國內的醫療用紡織品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型號方面缺乏多樣化,在質量方面也很難統一。在醫療系統能與醫療用紡織品生產企業接觸的鏈接人員,僅僅是器械供應商,因此廠家并不能在實際的手術操作和病人臨床使用中,對這些正在使用的醫療用紡織品進行產品的跟蹤與改進。在醫院層面,雖然對醫療供應商有一定的認證標準,但是目前對產品的采購標準和認證辦法不是統一的,對于不同患者、不同接觸人群的防護型紡織用品,鑒定其防護性能則更加困難。
目前最新應用的醫療技術在對紡織產品需求的過程中,主要來源于進口,植入性和非植入性的產品使用時,主要取決于手術的要求程度,主刀醫生的喜好,以及病人自身對于國內紡織產品的信賴。我國的醫療資源雖然看起來需求廣泛,但相對于紡織企業的成長速度還有待提高,一些行業的限制性,決定了生產的產品在醫療系統使用的弊端。
“上游紡織企業生產的部分高端產品,在本國生產后,需要得到國外的大型機構進行認證后再返回本國進行使用,這不僅造成了成本增加,而且更抑制了上游新型產品在下游使用單位的推廣。就像我們醫院使用頻率較高的手術衣、防護服,很多出自國內,但經過國外機構的認證后,返回本國時,比出廠價格要高出許多,有些甚至比純進口的手術衣采購價格還高。”
從質量比較來看,國內的醫療用紡織品價格低、供貨充足,這是其優勢所在。但是在質量方面,現在還缺少重點使用單位的認證。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部分商品甚至不能保證質量統一,售后服務人員不能統一的培訓與學習,這些也為醫院的醫療事故埋下了隱患。
下游醫院的代表對于以上問題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上游的產業用紡織品,其在吸取國外紡織用品的優點后,生產的新型紡織用品可由上游紡織認證機構擔保,進行醫院的推廣及試用,同時盡快建立和國外接軌的認證體系,減少成本。并由生產單位派出經過學習和培訓的專業銜接人員,聽取下游使用單位的具體意見,并結合患者的需求和購買能力,在約定范圍內給予改良產品的使用。在標準制定過程中,采取廣泛征求下游產品需求單位的意見,取消中間環節,更好地完善不銜接地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