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產業升級必由之路:制鞋機械自動化
招工難是很多制造企業所面對的難題,唯有提升機械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方能應對招工難問題,日前有縫紉機貿易公司與鞋企共同開發一款全自動鞋面機,但是高額的價格還是令很多企業望而卻步,專家建議自動化是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企業在選擇投入自動化設備的方式上可以差異化實現。
2013年開工以來各大制造產業都面臨招工難的問題,最近,就在眾多鞋企為招工難頭疼不已時,泉州恒利縫紉機貿易公司與莆田一家鞋企共同研發了一款全自動化生產設備———全自動鞋面機,這款全自動鞋面機一臺就能夠替代20~30個工人,大大緩解了企業的用工壓力。
曾勝利表示,人工成本的上漲已難以避免,而與人力相比,智能化的機器自然更好用。“現在企業生產產品的要求是標準化、流程化,而人力的難以控制將使自動化設備的準確度高、承載壓力大、適宜高危險環境、工作時間長等成為其不可替代的優勢。”他認為,沒有意識到要使用自動化設備的力量來領先行業一步的企業,在未來的行業發展競爭中,必然是艱難和缺乏基本競爭力的。
浙江大學教授魯柏祥也表示,人工成本的上漲是必然趨勢,這是企業逃無可逃的瓶頸。唯有讓自動化設備替代對人工的依賴,才能從根源上解決企業招工難的問題。而富士(專賣店)康使用機器人,其實已經給各行各業的制造業傳遞了一個信息,利用智能化方式進行生產的概念正在覺醒,并進入到了上升通道。
恒利縫紉機城銷售的這臺全自動鞋面機單臺售價就要近10萬元,與傳統的縫紉機幾千塊一臺相比,企業的投入成本明顯高了許多。晉江一位鞋底企業的副總經理莊先生表示,現在鞋業市場萎靡,生產量本來就在降低,而外貿訂單的競爭亦如此激烈,如果高成本的自動化設備不能產生預期的產量,那么,高昂的生產設備成本反而令中小企業無法更好地在市場中實現對訂單的競爭力。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由于自動化生產設備剛剛萌芽,其使用周期究竟如何還無人知曉,在出現設備故障時,若使用企業沒有足夠的技工進行維護,或者生產設備的制造商缺乏足夠強大的技術維修售后服務團隊,那使用這樣的新型設備對企業的影響將比投入高成本更加巨大。
因此,有業內人士建言,自動化是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企業在選擇投入自動化設備的方式上可以差異化實現。據悉,中小型企業可以選擇直接購買市場上現有的生產設備,這種產品將比自己研發成本更低。另外,大型品牌企業則可以像富士康一樣,選擇一家研發實力強的設備企業,借其技術力量進行量身定做式的研發,實現產品方面的差異化競爭,同時能夠保障自己的后續維護等問題。
恒利縫紉設備改裝部,可根據客戶需求來研究、設計、改裝特種工業縫紉機。主營:制衣設備、制傘設備、特殊縫紉機、二手縫紉設備、各種縫紉成套設備代理。公司成立于1991年,公司總部設于晉江市,分廠各設于晉江市東石鎮、石獅市和浙江省上虞、義烏等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