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紡織行業三大亮點盤點
作為最大的民生產業,過去一年,紡織工業在美化人們生活、出口創匯、解決就業等方面,發揮正能量,頻閃新亮點。
亮點之一是企業調整轉型更加主動和理性。世界經濟減速帶來國際消費遇冷,訂單銳減倒逼出口企業主動選擇調整,使我們的企業產品結構更加適應國際市場,出口地區不再死盯歐美,創匯手段更加豐富。
廣州金浪星非織造布有限公司是以加工、出口非織造布防護服等產品為主的外向型企業,公司在北美TYVEK防護服生意占70%,歐洲生意從原來的15%提升到30%。金浪星公司總經理馮灼輝告訴筆者,為應對訂單減少和人工成本上漲,去年企業把工廠開到了越南和埃及。通過輸出性調整,化解企業遇到的困難,去年的經濟效益不但沒有下降,而且還有大幅提升。
亮點之二是要素成本投資拉動明顯。紡織行業可謂“東方不亮西方亮”。一些做傳統紡織產品的企業,把錢投向了非織造布領域。隨著城鎮化加速、收入倍增計劃逐步實施,嬰兒紙尿褲、女性美容面膜、家庭濕紙巾、裝飾裝修墻紙等非織造布產品消費一路走高,帶動了生產紡粘復合非織造布(SMS)行業的井噴。
據統計,紡粘復合非織造布(SMS)產量2012年比上年增長80.66%。前些時候各地PM 2.5頻現“暴表”,為防護口罩、防護服等過濾材料行業帶來轉機。這些生產要素的轉移,隨之而來的是投資熱的興起。筆者接觸的幾位業內老板透露,已經敲定再上馬一條或幾條紡粘非織造布生產線。
亮點之三是紡織服裝的科技化程度明顯提高。棉紡行業數控化、服裝行業智能化的腳步進一步加快。紡機行業用先進裝備為棉紡企業搭建自動化生產平臺。以數控化為特征的紡織企業,繼清梳聯、粗細聯、細絡聯后,并條、粗紗不久將來也有望實現自動可控,無人工廠再不是夢。
服裝朝著遠程定制、吊掛流水線生產、銷售物聯網配送等智能化方向發展,在2012年也取得突破。佛山市順德區愛斯達服飾有限公司開發的服裝遠程定制與快速制造技術系統,以全新的服裝加工、銷售模式,為服裝企業發展指出了一條科技發展之路。
2013年,紡織行業發展不會一帆風順,挑戰機遇并存,但紡織工業自我完善的機制將進一步健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