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國棉花行業深度報告
1.棉價走勢的歷史回顧:從現貨到期貨,從國內到全球大宗商品
分析棉花價格,我們認為首先要認識到棉花經歷的2個變化:(1)棉花“從現貨到期貨”的聯動過程;(2)棉花“從國內到全球大宗商品”的聯動過程。當前棉價現貨低于期貨價格,期貨價格低于收儲價格,且國內外棉價差持續擴大,為4000-5000元/噸;國內外棉價差擴大促使我國棉花進口量大增,在進口配額受限的背景下,也促進了棉紗的進口大增。
2.棉價的決定因素:成本、供求、資金、政策共同作用
總的來說,我們分析,植棉成本決定棉價的中長期走勢;而就短期走勢來看,在經濟上升期,供給面起決定性作用;反之,在經濟低迷期,需求面和資金面起決定性作用。
(1)供給:預計2012年全球產量下降6%,其中中國下降5%、印度下降8%。
(2)成本:目前植棉收益處于歷史低位,且低于其他農產品。
(3)需求:預計2012年國內需求下滑7%,下游紗線產量和出口增速仍處于2010年高位回落階段。
(4)政策:截至2012年12月10日國家累計收儲387萬噸,9月拋儲50萬噸,國儲庫存合計779萬噸;巨量庫存壓制上漲空間,新棉入市不多,拋儲壓力增大。2013年進口配額合計仍不足100萬噸,若ICE期棉主力合約持續低于70美分/磅,清關比例仍會大幅上升。拋儲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增發滑準稅配額的可能性不大。
(5)資金:目前美國陷于財政懸崖爭端中、歐債危機依然持續、國內投資政策估計于明年10月左右推出,因此估計到明年上半年資金因素影響不大。
3.棉價預判:明年一季度有望小幅反彈,3月后可能進入下行區間
我們分析,2013年3月的收儲、今年四季度不再發放進口配額且2013年進口配額預計不超過100萬噸、國內和全球植棉面積大幅下降,這些將對短期棉價構成支撐,明年3月前有可能小幅反彈,但在下游需求尚未見底、國內外棉價差持續擴大的基礎上,國內棉價上漲空間有限,預計在2013年3月收儲后可能進入下行區間。
4.棉價走勢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影響
魯泰棉花成本占比30%左右,華孚色紡在70%左右。在經濟上升期、棉價上漲的情況下,相對有定價權的公司可以將成本轉嫁給下游,特別是前期儲備了低價庫存的公司,毛利率可獲得雙重提升,“買漲不買跌”特征明顯。魯泰自產棉花占比30%左右,抵抗棉價暴漲暴跌風險更強,也更利于控制成本,毛利率高于華孚色紡,且更加平穩;股價上華孚色紡彈性更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