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社會化的嚴重缺失 眾品牌集體犯錯
2008到2012,奧運周期剛走完一輪,國產體育品牌就集體遇危機,李寧,安踏,特步,361,匹克均不例外,訂貨驟降、庫存積壓、商店關門……更大的危機恐怕還在后面,不排除行業大洗牌。
有分析稱,國產品牌在京奧后對市場盲目樂觀致生產過剩。但眾品牌集體犯錯,背后必有更深刻原因,如中國體育社會化的嚴重缺失。
90年代以來,中國體育已高度商業化,但“社會化”嚴重滯后。熱愛體育的個人,和國家之間是硬生生的關系——以奧運為例,國家養幾個運動員,數億人當電視觀眾,僅此而已——受法律法規限制,個人組織體育社團幾乎不可能,個人和國家間沒有“社會”作為緩沖地帶。參加中超的“足球俱樂部”不是名副其實的俱樂部,而是叫“俱樂部有限公司”的企業。
民間體育社團對國產品牌的生存為何關鍵?以意大利為例,上世紀90年代ADIDAS和NIKE“神仙打架”開始前,意大利原有不少本土中高端品牌,如DIADORA,KAPPA,LOTTO。21世紀初,高端市場漸被ADIDAS、NIKE、PUMA三家壟斷,意本土品牌全線退縮。但與之相反,中低端體育品牌如LEGEA、ERREA生存情況極好,近年在法、英、澳等海外市場拓展也獲佳績。
這要歸功于意大利數十萬個基層體育社團。僅是足球,意大利培訓青少年的業余俱樂部就有5.5萬個。對很多家庭,讓小孩踢球是最省錢的課外活動。普通俱樂部一年注冊費約200歐元,外加約50-80歐元的裝備費——裝備很齊備,包括冬夏兩套訓練服,休閑外套外褲,比賽服,防雨風衣,防寒服,球襪,運動包和足球。誰能在50歐元內提供如此豐富的產品?高端品牌辦不到,但LEGEA、ERREA等中低端品牌能行。
5.5萬個俱樂部,縱使每俱樂部每年訂300套裝備,也存在超過1500萬套裝備的低端市場。
周末隨機去個青少年比賽場,可見從早到晚亮相的幾十支球隊,全被LEGEA等低端品牌包攬。家境稍好的小孩或許會穿昂貴的ADIDAS或NIKE鞋,但雙腳以上全都是俱樂部提供的產品。
從衣服到運動包都顯眼地繡著俱樂部的名字和標志,最寒磣的郊區小鎮俱樂部也有隊徽和傳統服裝顏色。這是只有中低端品牌能提供的“親民服務”,它們在很多城市一個分店也沒有,銷售人員卻扎根于成千上萬業余俱樂部中間,庫存無壓力,因俱樂部訂貨量身打造,產品數量確定。若拿其產品查看,都是Made in China ……未嘗不可說,中國的廉價勞動便利了歐洲基層體育開展。
李寧新任董事局執行副主席金珍君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說,李寧“會從批發為導向轉向以零售為導向,加強終端零售指導”——那么,歐洲中低端品牌扎根基層體育模式,能否在中國實現?
困難恰在上文所說的“體育社會化”缺失問題,“終端零售”沒有著陸點。若個體消費者不在一個有傳承性質的“俱樂部”搞體育,他選擇體育產品永遠隨機,永遠優先世界大品牌,永遠迷戀豪門和巨星服飾。囊中羞澀,也可等待打折機遇,或者買冒牌貨……筆者在國內踢過各類中學、大學、企業球隊,收集了帕爾馬、阿賈克斯、國際米蘭、法國、英格蘭、尤文圖斯等無數球衣仿制品,唯一一套“自己俱樂部”的訂制裝備,是在意大利米蘭一家業余女足俱樂部擔任義工領隊時獲得的,品牌LEGEA,產地:P.R.CHINA。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