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土到洋晉江企業華麗轉身引領產業升級
與周少雄同為閩派男裝掌舵人的王良星也沒閑著。在子品牌L2初具規模后,利郎總裁王良星又開始著手在廣州成立第三品牌。在2009年的招股說明書中,王良星提出的口號是把公司品牌做成“中國的Armani”,而對于新品牌L2和尚未出籠的第三品牌,王良星參照的品牌則是D&G。而在產品之余,利郎更是斥巨資打造了文化創意園這個國內首家融“文化、設計、研發”為一體的園區。
可見,當品牌知名度達到一定階段后,晉江的老板們開始考慮起了“時尚”這一話題。
萌動著的時尚潮
似乎在一夜之間,晉江的老板們開始變得時尚起來。王良星便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代表。
如今的王良星,經常穿著“潮”服出現在各種場合,用自己的著裝打扮詮釋著老板的時尚。即使是最為挑剔的設計師,對于王良星的穿著打扮也不得不折服。
“十年前,別人覺得我很土。有個朋友跟我開了個玩笑,說‘你穿的鞋怎么這么土’,說著就把我的鞋從15樓扔下去了。可現在,我們做最藝術、最時尚的品牌,我也就整天在研究時尚創意產業,和朋友一起吃喝玩樂,都離不開時尚藝術產業。”回憶起十年前的場景,王良星至今都還會想笑。
“土”從來就是個大問題,因為中國服裝歷來都抄版嚴重。從香港買一堆名牌衣服回來,改一改,貼上自己的LOGO,是以往晉江企業的普遍做法。一些走得遠的老板,也可能會從歐洲、日本或者美國買衣服回來抄。如此一來,滿街都是仿版、“山寨版”也就不足為怪。
不止是著裝上的改變。關于時尚,王良星和利郎還有著一系列的動作。
2012年1月16日,利郎文化創意園區奠基典禮在利郎創意園區隆重揭幕。該項目奠基預示著國內首家融“文化、設計、研發”于一體的園區正式啟動。據利郎副總裁胡誠初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將初步用于設計師創意工作室、利郎博物館、時尚發布會場館、展廳等。該項目配有高雅咖啡廳、健身房、游泳池、餐廳,配套生活服務區將作為利郎內部職工、經銷商、供應商的生活區,所有工程預計未來幾年內竣工并全部投入使用。
“未來,這里將是時尚品牌的孵化基地,新生活方式的體驗場所,進而成為‘中華時尚品牌的中心’。”王良星說,創意園區建成后,利郎將成為晉江服裝時尚界對外宣傳、交流的新平臺和窗口。
王良星和利郎只是晉江這股時尚潮中的一個縮影。在晉江,不想維持外人眼中“土”形象的老板大有人在,如周少雄、洪忠信。只不過,在演繹“時尚”這一話題上,他們采用了各自不同的方法。
“服裝行業的本質就是時尚行業。如果不能好好抓住這個本質,我們充其量只能稱之為加工廠。”這是周少雄一直以來的觀點。在業界眼里,當傳統加工制造業已經做到極致時,如果不能很好地借助時尚、創意的力量去豐富制造業本身,晉江的傳統產業就很難談得上轉型升級。服裝行業如此,其他行業也如此。
創意引領產業升級
在這股萌動著的時尚潮中,行動起來的不止企業老板們。在推動晉江傳統制造業向時尚進軍這一工程上,晉江市政府同樣不遺余力。只不過,與老板們相比,晉江的政府部門把抓手放到了更高的層面———創意。三創園的落地便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2012年4月19日,晉江一年一度的國際鞋博會開幕,五大項目舉行開竣工儀式。這其中,晉江市創意創業創新園(以下簡稱“三創園”)標新立異的奠基儀式尤為引人注目。
“三創園項目,正是晉江市委、市政府立足‘產業提升、城建提速’發展戰略、著力推進民企‘二次創業’和城市轉型提升而提出的一個重大構想,旨在依托晉江的產業優勢和對臺優勢,重點發展工業設計、創意研發、資本運營等智慧產業,將打造成晉江產業升級的有力新引擎。”晉江市委書記陳榮法如是描述構建“三創園”的初衷。
在定位上,三創園有著清晰的功能劃分:未來,這里將聚焦“運動休閑、紡織服裝、休閑食品”三大強勢產業研發、設計資源,成為三大強勢產業蓄勢升級的“慧谷”,設計研發、金融服務集聚的“智嶺”,還是海峽西岸閩臺創智融合的新門戶。
三創園并不是孤零的個體,在晉江,圍繞著“文創”這一主題的園區還包括洪山文化創意產業園———這是以洪山工業區為載體著手打造的新文創園。
在華僑大學閩商研究中心主任呂慶華看來,洪山工業區“退二進三”的規劃非常好。“創意產業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走向,創意產業本身就是一個高端產業,晉江的制造型企業這么多,如果它們能夠聚集到這個工業區來,把更多創意的元素融入自己的產品中,其品牌的‘含金量’一定會越來越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