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推廣漢服 讓傳統服飾融入生活
近日,在天津衛視一檔節目中有人倡議,遇到漢族傳統節日等場合的時候,應該穿漢服。對此,節目嘉賓、著名演員唐國強發表點評,認為“這種衣服最怕上廁所,很不方便”、“推廣起來太難”。
近年來媒體對漢服復興的報道,大多側重于展現漢服在傳統節日或禮儀活動上的穿著,實際上那些服飾是漢服中的禮服。因為是在重大節日、特殊場合或儀式上穿著,所以,這樣的漢服禮服并不以日常穿著和活動方便為目的,體現出的是優雅、大氣、華美的特點。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裝,是華夏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通過四書五經、二十四史輿服志千年不變。
漢服的每一個特點都可以在四書五經、二十四史、經史子集里找到依據。從黃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時間里,漢民族憑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
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胸前交叉)、右衽(上衣前襟向右掩),袖子寬大(與滿人、胡人、蒙古人適合騎射的窄袖相異),衣服寬大,要用繩帶系結,也兼用帶鉤等,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結構上,漢服分為十個部分: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
但實際上,漢服也有大量適用于日常生活的款式,比如“深衣制”、“襦裙制”等形制,平常便服簡便、平易、素美,與日常生活完美融合。在江蘇蘇州大學就有一個姑娘,每日裙裾飄飛,穿著漢服上了三年課。不但如此,社會上各種推廣漢服的組織與活動也層出不窮。
因此,唐國強的認識,實際上代表了一些人對漢服的誤解,就是將漢服中的禮服與常服混為一談。有漢服推廣者提出,設計師們如果能設計出更多的漢服常服,漢服也能很好地融入生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