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服裝大會:創新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2012年11月 23日-24日,2012中國服裝大會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成功舉行,這是中國服裝協會主辦的年度最具規模的行業會議,活躍在服裝行業一線的企業家們將再度會聚于此。在去年第一屆中國服裝大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今年的嘉賓們仍圍繞“創新”主題展開深層次對話,不過,與去年相比,2012年的服裝大會在形式上有了更多創新。
2012中國服裝大會:發掘創新之內生動力
在去年中國服裝大會開幕前,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只有抓住創新這個核心,中國服裝業才能改變在全球跨國供應鏈中的低端位置,獲得更高的附加值。”
正因如此,2012年的中國服裝大會繼續2011中國服裝大會的主題,通過協會年度理事會、年度觀點發布、年度人物評選、產業鏈對接空間以及專題平行會議等多種形式為行業和企業尋找創新的內生動力與新優勢。
以內生動力化解外部困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服裝行業的成就有目共睹。整體產業鏈的構建更為完備,這也是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產業依然保持良好發展的原因。然而,在外部環境發生巨變之時,中國服裝行業亟須找到轉變發展方式的核心。
在今年8月底舉辦的2012紡織服裝高峰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杜鈺洲曾指出,當前我們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行業自信問題。行業目前遇到困難是客觀現實,但不論外部環境有多少不利因素,我們還是要依靠內生發展動力,積極應對,攻堅克難。
2011-2020年,是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二個十年,也是建設服裝強國的關鍵十年。無論外部環境的新變化,還是內部發展的新趨勢,都要求中國服裝行業以科技、品牌、可持續發展、人才等四個方面為重點,通過創新手段不斷煥發上行內生動力,以順應各族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適應中國工業化中后期科學發展的新要求,尋找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形成產業升級發展的新優勢。
“是繼續在粗放發展的老路上謀生存,還是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面開拓新局面,實現跨越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需要我們以更加廣闊的視野觀察世界,觀察中國,解放思想。”杜鈺洲強調指出,中國的紡織服裝企業既要增強信心,增強機遇意識,充分把握戰略機遇,又要提高憂患意識,加強戰略謀劃,增強應對能力。
如何切實提高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真正把當前遇到的困難變成紡織服裝業由大變強的機遇,如何從粗放發展走向科學發展,走向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些都是擺在中國紡織服裝行業面前的待解難題,也是中國服裝大會想要尋找的答案。
{page_break}
作為中國服裝協會主辦的年度最具規模的行業會議,中國服裝大會是協會會員單位一年一度回顧展望、溝通交流、研討關注、協同發展的年度盛會,是協會推動行業品牌建設、產業升級與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資源與服務平臺。2012中國服裝大會將廣邀業內外人士交流探討,希望通過對發展趨勢的研討、成功經驗的總結和經營智慧的碰撞,為品牌提升提供可行之方略,為企業發展提供可鑒之思路,為行業進步提供可信之方向。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表示,中國服裝協會將行業多種工作會議集成,并舉辦八場平行會議,就是希望通過創新會議模式,整合行業會議資源,創立一個長期的、固定的、全新的高端會議品牌,而且通過中國服裝大會的持續舉辦,系統解構全行業產業鏈集成創新體系的構成要素,最終推動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主導,以科技、文化和人才為支撐,以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的產業鏈集成創新體系的形成。
實際上,中國服裝大會可以說是一次匯聚行業智慧的“頭腦風暴“,在全球化視野下,共同探討行業自主創新體系的新元素和方法論,為中國服裝品牌的未來發展進行有力、有效的實質探尋,最終實現創新體系的健全、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服裝大國向服裝強國的轉變。
大會形式創新亮點
中國服裝協會五屆八次理事會暨中國服裝協會男裝、女裝、童裝、服飾、輔料、內衣專業委員會聯合工作報告將是2012中國服裝大會的“頭盤”,半個小時的時間便能縱覽各個子行業的年度發展狀況。
在總時長為一個小時的中國服裝行業年度觀點發布環節上,五位具有大佬風范的中國服裝企業家將以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的身份發布年度觀點。這是去年的中國服裝大會所沒有的環節。
報喜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志澤
報喜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志澤將闡述企業轉型要義:“服務驅動是市場演進的需求”。中國的服裝企業該如何轉型?吳志澤認為,從以產品為中心的制造型企業轉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具有全員服務鏈和全程化服務的企業,延伸產品價值鏈,打造“服務型企業”與“服務型品牌”;
{page_break}
鄭州領秀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
關于產業升級,鄭州領秀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勇斌則認為深化定位是分工協作的必然,基于行業發展趨勢,重新審視企業發展方向,明確在服裝產業經濟分工中的定位,以具創造力的制造提升國家服裝產業價值鏈,進而重構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
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將會發表他對于供應鏈鏈條掌控的看法。科學整合是供應系統的基礎,以國際化的整合對品牌供應鏈系統進行設計和優化,以信息化為手段提升企業對產業資源優化配置的系統功能,最終實現產業附加值的倍增效應;
深圳歌力思服裝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國新
對于企業來說,人才戰略是一以貫之的企業戰略,而機制創新是人才建設的保障,深圳歌力思服裝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國新認為,加快人才機制的改革創新,努力改善人才結構與培養體系,大力促進企業組織結構優化和管理方式升級,打造充滿創新精神與活力的組織文化。
北京白領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苗鴻冰
關于品牌文化,北京白領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苗鴻冰是最有發言權的一位。一直以來,他都堅持“文化內涵是品牌升級的關鍵”,白領品牌則是以文化創意驅動品牌建設的代表,苗鴻冰將探討如何建立品牌文化精神和文化價值,以高度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掌握時尚話語權和市場主動權。
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平行會議加入了“企業案例發布”環節,每一個會議主題都將有三到四個企業圍繞其品牌建設重心分享成功心得,它們包括broadcast:播、ICICLE、萬事利、凡客誠品、安踏、太平鳥、森馬、利郎、舒朗、溢達、利豐、雷迪波爾、力果、喬頓、蓋奇、杰克、Y’3、唐獅、新天地、真維斯、紅領、太子龍、十月媽咪、藝之卉、流行美、寶潔等。
如果說專家觀點是高屋建瓴的趨勢預測和實踐指導,企業案例發布則將以鮮活案例為與會人士提供一些可供參考和研究的樣本。
“創新”是不變的主題
創新是永恒不變的主題,2012中國服裝大會依然不能脫離于此。
盡管近年來政府在改善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目前服裝企業仍然面臨著外部經營環境不理想、企業融資困難大、人工成本上升較快等諸多困難和挑戰。像過去那樣依靠低成本和低價格打開市場的做法,已經越來越行不通。
當外部環境變得不再溫情脈脈,企業家們就需要靜下心來,尋找創新的內生動力和成長優勢。于是,“轉型升級”已成為包括服裝業在內的中國制造業的共同話題。一些服裝企業逐漸意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誰的自主創新能力強,誰就能率先找到“突圍”著力點。
與去年一樣,2012中國服裝大會仍設置了八大平行會議。去年平行會議探討的是資本、電商、產品、整合、文化、模式、跨國與科技的力量,今年平行會議的關鍵詞則是文化、傳播、人才、價值、定位、渠道、效率與服務。在平行會議上,與會企業家和專家們探討——
如何在那些曾被我們遺忘、忽略、丟失的“文化”傳統中尋找自信并創造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品牌價值?
如何通過新興社會化媒體實現品牌理念的詮釋和“傳播”,以網絡聚合群體最樂于接受的方式,悄然將其轉化成為品牌擁躉?
如何建立科學并富有活力的“人才”機制,使持久的事業上行空間和永續的激勵感受成為可能?
如何在現有上下游資源整合的基礎上,有效地進行擇優化設計和邏輯化連接,并努力使鏈條中的各個節點趨向于效益的理性最大化,進而形成一個有序而高效的“價值”鏈條?
如何重新思考與明晰企業自身“定位”,重構以分工協作為特征的具備創造力的制造優勢,實現從全球價值鏈低端的躍升?
如何在各種新型零售“渠道”中快速創造終端競爭優勢,并彰顯品牌的生命活力?
如何通過信息化的技術手段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最終構建一個更具競爭力的高效的內部運營系統?
如何建立一套良性運作并科學合理的服務運營系統,通過更多回報的消費體驗,樹立服務型品牌的口碑和形象,從而增加產品附加值、實現品牌差異化經營?
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無論是年度觀點發布,還是專題平行會議,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母題——創新。于是我們會看到一些頻繁出現的關鍵詞,比如文化、模式、服務。
在走向未來的道路上,無論是中國服裝品牌,還是中國服裝企業,不僅需要抓住機遇,不遺余力地快速發展,還需要一種基于生命價值的長遠規劃。服裝企業能否在下一輪的經濟發展中抓住機遇,取決于企業改制、增長方式轉型等創新成果。未來,“創新”仍是需要不斷思考的話題,也是企業需要持續踐行的方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