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企業極度困難 倒閉潮再現
“溫州企業極度困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溫州最新的國家級的濱海工業區走一圈就知道了。”
“工業區里又是一個資產上億的企業破產,被銀行接管。”
“一個資產上億的大老板,流動資金還不上幾百萬的貸款。在溫州現在是常態。一旦銀行斷奶,一夜就會破產。”
……
微博在不斷爆料更多有關溫州制造企業的結局,溫州制造業似乎岌岌可危。
近來,溫州制造業60%將破產的傳聞不脛而走。溫州,這個依靠制造出口行業與超常規地下金融發家的城市,卻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下黯然失色。
企業倒閉潮再現
今年5月,臺州最大出口船舶企業金港船業提交破產申請;之前,寧波藍天造船集團和年造船能力100萬噸左右的寧波恒富船業有限公司先后倒閉;9月5日,國內第一家在倫敦上市的溫州船企東方集團(5.07,0.03,0.60%)有限公司又發出尋求資本重組或資產轉賣的公告。
10月6日晚,上海維多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志健新浪微博稱:“2011年底溫州瑞安市流傳十來家企業存在嚴重的資金風險,果然幾乎全部被流言所擊倒——崩潰破產,今天又收到第二批風險的企業名單短信……一旦如此瑞安市的經濟真的是元氣大傷,后退十年難以確定。”
從網友“唐舒爾茨”一條關于溫州鞋廠破產的微博,到聳人聽聞的“溫州制造業約60%將破產”之說,受國民經濟持續萎靡影響,各行業發展狀況均不理想,傳統制造業更是陷入經營困境無法自拔。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馬遙對記者表示,作為國內重要的傳統制造業基地,溫州出現中小企業倒閉潮并非空穴來風,此現象符合業內普遍預期。
官方數字印證了目前溫州的經濟現狀。上半年溫州的GDP總量跌出浙江前三,增速更是位列全省11市之末。
上海交通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鄧燕飛對記者表示,從溫州當地的統計數據來看,6、7、8三個月,溫州的出口總額同比都是下降的,且7、8月份的下降幅度都在8.5%以上,9、10月份的數據還沒看到,但據此趨勢來看,可能也不太樂觀。溫州是偏外向型的經濟結構,外部市場對當地經濟有嚴重的制約作用。不久前,IMF發布的公報稱全球經濟增速下滑,這一宏觀背景和溫州當地的實際狀況“不謀而合”。
與宏觀經濟向好“不協調”
10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先后召開行業協會負責人、部分地方部門和企業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三場座談會,聽取大家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意見和建議。
從座談會上與會人士反映的情況看,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以來,出口逐步回升,消費穩定增長,物價漲幅明顯回落,就業形勢良好,結構調整邁出新的步伐。
{page_break}
9月制造業PMI為49.8%,比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這是5月以來首現回升。更為重要的是,新訂單指數明顯回升,達到49.8%,比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是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庫存呈現持續下降走勢。
從各行業、企業、地方部門等相關方面傳遞出的諸多信息看,當前經濟出現了積極變化,經濟增速趨于穩定。
而溫州制造業的萎靡與宏觀經濟整體向好的表現形成了對比。馬遙對記者表示,宏觀經濟向好與否是由諸多經濟數據決定,而與微觀經濟發展指標有不小差別,二者之間出現“不協調”也很正常。目前來看,中國經濟尚未出現企穩回升跡象,各行業仍陷入困境無法自拔,經濟復蘇勢頭不夠明顯,維穩的難度依然存在。
鄧燕飛認為,從溫州當地金融機構的貸款情況來看,短期貸款的同比增長幅度大都在14%以上,而中長期貸款同比則下降得厲害。因為從統計上難以獲得溫州當地企業的社會融資總額,據此并不能完全判斷溫州實體經濟的嚴重衰退,但溫州其他融資方式并沒有較大改變,所以基本上可以將當地的融資總額看成一個定數,在此假設前提下,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地實體經濟的悲觀事實。
當然,最大的悲劇可能當地政府還沒有發現,卻反倒當成好事。據溫州當地的官方媒體報道,今年1至7月,溫州金融業稅收為20.85億元,同比增長67%,增幅居各行業首位。學者潘英麗指出,將金融業高收入納入對GDP增長的貢獻是錯誤的,金融業的收入越大,意味著它在以更純粹的方式剝奪實體經濟的利益,而不是更好地在為實體經濟服務。
企業“活下來”法寶
什么才是解救垂死掙扎的企業的良方?這是困擾眾多溫州制造企業的實際問題。
馬遙認為,“低附加值+價格戰”是我國傳統制造業生存的重要“法寶”,多數企業僅僅依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來賺取微薄利潤。地方政府應積極出臺舉措,從稅收、土地、信貸等方面給予優惠,鼓勵傳統制造企業涉足產業鏈更多領域,提高產品附加值,盡快走出困境。
鄧燕飛也認為,高附加值和低價格永遠是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高附加值和低價格看似矛盾,其實也可以相互融合,關鍵看企業如何創造性運用和把握。”鄧燕飛告訴記者,企業應該對“高附加值”正確認識,不能單純地認為“高附加值”就是多添加產品的功能,一雙鞋、一個打火機、一個剃須刀,這些產品的附加值不需要也不宜太多,事實上,能把最根本的“一個價值”做好并堅持下來就能幫助企業長青。
鄧燕飛表示,溫州依托金融業來支撐經濟增長,這本身就是錯誤的。實體經濟離不開金融中介對資金的調劑,但金融必須圍繞實體經濟轉,而不是喧賓奪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