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全自動聯合設備如何用
我國是紡織大國,但基礎相對薄弱,尤其在高端技術和設備方面與國外差距較大。要盡快縮短這種差距,一是要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二是通過對設備消化吸收、創新,實現紡織生產規模化、自動化、現代化。我國紡織企業在“十一五國家發展規劃”期間,基于棉紡廠的成本的快速上升,尤其勞動力成本上升,引進半自動設備及全自動聯合設備成為部分棉紡廠新需求。這也促使紡機企業迎頭追趕國際先進技術,加大力度生產國產全自動聯合設備,滿足國內生產需要。
目前,在政策層面上我們已經打開了引進關鍵高端主機設備的通道,如精梳機、自動絡筒機、部分清梳聯、全自動落紗細紗機、漿紗機、高速織機等設備的引進推動了我國紡機設備快速發展。紡機廠也通過引進高精度三維智能機床母機、金屬材料加工處理技術、電子工控系統及其器件等技術和設備,通過與外資合作、仿制、自主創新,使我國整體制造業明顯提高。
好設備如何才能更好發揮效用?完善的技術管理做保證,使用全自動設備的前提是故障率一定要完全滿足生產需要、可靠性要好。只有完備的技術管理才有可能開好先進設備。
在設備技改、更新換代方面,紡織企業要量力而行。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可以先走一步,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在引進中快速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的接軌。但是紡織企業在引進中一定要考慮完全引進全套自動化聯合設備能帶來多大效能。
企業選用設備同樣不能忽視“人機配套”(即:員工素質、管理水平與先進設備的應用關系)問題,不能忽視高折舊帶來的成本問題和市場銜接問題。紡織產業的高負債、大投入、市場未銜接而被債務壓垮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盡可能做好風險評估和市場預測。經濟實力欠強的企業,應該選擇國產改造與關鍵件進口相結合的自動化之路。目前大多數企業應該通過整合紡機與紡廠資源優勢、整合人才優勢、根據產品市場需求打造品牌,同時也要進行新一代技術改造,使裝備達到國際較為先進水平。
設備在開車半年內幾乎沒有消停過,尤其細紗與絡筒連接裝置的機械與電氣等較為復雜的部分。據說該設備開發時間不長,還有不少需進行改進的地方。現在的生產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可操作性化,即使是進口部件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設備的連接機構運用大量光電管、傳感器、電磁閥、氣動部件、運輸帶等,稍有清潔不良或部件本身質量原因就會影響前后正常銜接,降低生產效率。所以,可以看出元器件與安裝可靠性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像電磁閥、光電管等半年內就有損壞,往往可能不是什么大毛病卻不能正確判別造成停機影響生產。而且,先進設備重點是掌握電腦程序運作、電氣系統的維修,而在一般紡織企業中這種人才是稀缺的特種人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