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貼牌代工"服裝企業轉型中的"陣痛"
走出過皮爾卡丹、阿迪達斯、GUESS等名牌產品,每年有上億件貼牌服裝銷往海外,年銷售收入數十億元……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孫村鎮,眼下正在進行一場“品牌”革命。
“貼牌”隱憂
幾年前,東南沿海地區服裝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孫村鎮貼牌生產不斷擴大,外貿出口持續增長。但是增長的背后,“貼牌加工”的隱憂日益顯現。隨著國際市場競爭加劇,外貿服裝加工面臨競相壓價壓力,同時企業自營出口少,中間環節多,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孫村鎮農民錢秋勝2006年成立了麗仁服裝有限公司。“前幾年每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利潤過百萬,”錢秋勝說,“現在基本上只能保證不蝕本。”
2011年,孫村鎮服裝產業銷售收入逾24億元,2012年上半年,收入卻不到9億元。
曾幾何時,在類似“孫村鎮”的外貿代工基地經營下,“中國制造”遍布全球。但隨著勞動力、原材料成本不斷增加,許多國際品牌服裝在華工廠陸續撤離。訂單的萎縮,利潤空間不斷減小,讓眾多“貼牌代工”企業面臨轉型“陣痛”。
轉型“陣痛”
2009年耐克關閉在中國唯一一家鞋類生產工廠,今年傳出阿迪達斯與中國部分代工工廠終止合作消息。
“公司目前仍在生產,但這19萬件產品是與阿迪達斯的最后一筆訂單,”銅陵東隆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服裝制造業的低成本資源優勢正在消失。
有關部門負責人曾表示,越南的制造業平均工資約每月1000元,印度大概是600元,而中國東部沿海在2500元至3000元,“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已大大高于周邊國家。”
記者了解到,受歐債危機等影響,浙江、福建、安徽多地出現外貿訂單減少情況。中國外貿加工企業與國際品牌商的“蜜月期”漸漸過去,集體遭遇“訂單寒冬”的經歷讓這些企業不得不盡快完成轉型。
自主品牌
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程必定認為,對中國企業來說,跨國公司的撤離不一定是壞事,做代工產品雖然貿易值大,但附加值低,總體的價值量水平不高,中國正在發展,“大學生不能一直做小學生干的活”。
對此,孫村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管英平說,孫村鎮多年來形成的完整服裝產業鏈、大批熟練技術工人,為培育自主品牌、進行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
海飛鶴服飾有限公司是孫村鎮最早開始轉型的企業之一,現在已嘗到“自主品牌”甜頭。該公司從2009年起在研發和更新機械設備上投入數千萬元,引進高學歷設計人員50余人,把握市場潮流,根據需求差異,有針對地設計產品。
“我們過去也是做‘貼牌’代工,現在我們致力于打造自主童裝品牌。從2010年上半年開始,產品供不應求。”海飛鶴公司總經理王貫中對自家產品的市場表現很有信心,“我們在全國有100多家專賣店,剛剛起步沒多久的網上專賣店每天也能賣出二三百件衣服。”
當為飛利浦等外國名牌代工的部分燈具企業陷入窘境時,安徽岳西縣的一家燈具公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立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儲誠開告訴記者,他們加工的產品主要銷往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等國,訂單情況越來越好。“下一步計劃擴大產能,新廠區已經建好,還得新招不少工人。”
專家指出,中國企業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創新產品、創立自主品牌,才能提高產品的價值量,同時要堅持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鞏固美國、歐盟等傳統市場的同時,開拓南亞、中東、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還可以切入中國的中小城市開拓國內市場。
程必定說,“從政府層面來說,目前在政策和資金上提出的扶植措施很多,比如創新貿易融資產品,加大對中小企業進出口信貸的支持力度等,但是落實上還不太到位,力度也可以再大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