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長絲織造產業近10年發展迅猛
隨著化纖原料的開發及廣泛應用,本土化纖長絲織造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尤其是近十年,更是這個年輕產業迅猛發展的“黃金十年”,產量從2000年的40多億米上升到2010年的近300億米,年平均遞增20%以上;出口也從2000年的15.77億米上升到2010年的76.96億米,年平均遞增17%以上。與其他紡織產品年均遞增3%左右相比,化纖長絲面料是紡織工業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年輕產業奮起直追
化纖長絲織造產業在我國紡織業尤其是織造產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2008年的經濟普查中,對我國化纖長絲織造主要省份的12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其總產量達158億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全社會長絲織造產量現已超過300億米,化纖長絲面料產業是僅次于棉織物的第二大機織面料產業。
此外,10年來我國長絲織物進口量逐年下降,出口量不斷上升,長絲織物替代進口的能力呈逐年增強趨勢。2000年,長絲織物出口15.77億米,紡織織物出口總量84.9億米,長絲織物占比為18.58%;2005年,長絲織物出口61.81億米,紡織織物出口總量165.61億米,長絲織物比重上升到37.32%;2010長絲織物出口76.96億米,紡織織物出口總量211.56億米,長絲織物占比為36.38%,我國長絲織物在全球紡織業中的比重得到了較大提升。
集群優勢日趨凸顯
江蘇和浙江兩省都具有規模較大的化纖紡絲、長絲織造及長絲面料印染后整理生產能力,同類產業相對集中,整體優勢明顯。從長絲產業區域分布來看,形成了以江蘇、浙江及福建等為主要生產地區的化纖長絲織造產業集聚地區。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江蘇、浙江兩省相對集中的4個長絲織造集群地區的長絲面料產量總計達200多億米,其中吳江110億米,長興縣45億米,嘉興秀洲區50億米,紹興縣8億米,另外,福建的龍湖鎮也是主要的長絲面料生產基地。
借助產業集群的優勢,各地產業集群在市場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發展,紹興的中國輕紡城、盛澤的東方絲綢市場、王江涇的南方紡織城及長興輔料城等專業市場在促進長絲織造產業發展方面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10年中,市場的形成與產業的發展相輔相成,通過市場這個窗口,長絲織造新技術、新產品及相關行業信息都在這里匯集,形成了產供銷一體化的優勢,極大地推動了長絲織造產業的發展。
對于長絲織造產業未來的發展,徐文英表示,在原料方面將趨向于新型、環保、高性能、多功能化及多樣化;在服裝面料方面,隨著國際市場對環保型紡織品的愈發重視,長絲織物將趨向于天然、生態、環保,化纖長絲仿真及高仿真面料的開發是未來的發展重點;在裝飾面料方面,多功能化是發展的重點;在產業用紡織品方面,高性能多用途是發展的重要趨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