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經編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動向
一、 經編發展歷程
1. 經編產品的發展歷程
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經編產品在國內迅速發展,產品品種日益繁多,應用領域也隨之日漸廣闊。短短半個世紀的時間,經編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土工工程、建筑工程、交通運輸、國防軍事、航空航天以及醫療衛生等產業領域,并取得了極大成功。從經編織物起初只有蚊帳布,到現如今蕾絲花邊、家紡織物、人造衛星、海底隧道、風電葉片、合成建筑板材等等,到處都可以見到經編織物的蹤影。經編產品已經發展成為家紡、服飾、產業等領域不可或缺的織物形勢。近幾年,隨著多軸向、雙軸向經編機等機型的相繼推出,用經編技術生產的復合材料也已經成為產業用領域的重中之重了。
2. 經編機械的發展歷程
經編機械在經歷了上世紀70年代303、304經編機,到80年代開始有進口經編機進入國內,而如今,我們全國經編機械已經達到了3000臺/年的生產速度,整個發展速度是超乎想象的,不僅經編機械數量增多了,而且制造水平也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高速機從原來只能1000轉的機速,到現在4400轉,最大門幅從原來的90英寸到現在的268英寸,這30年左右的時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不得不提的是國內經編機械的制造水平,現如今不僅材質好,加工精度高,并且向著多種規格、高機號、寬幅等方向延伸,同時向專用型、專業化方向發展,并且涌現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經編機械制造企業。常州市潤源經編機械有限公司自2002年開始制造經編設備,短短10年不到時間,公司從一開始只有一種產品,到如今產品涵蓋服飾、家紡、產業等諸多領域,產能也從最初每月幾臺發展到如今年產500臺經編機的能力。同行其他包括常德紡機、五洋紡機、鑫港紡機等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很好的證明了我國國產經編制造業得到了飛速發展,技術及質量穩定性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設備的大量國產化進一步帶動了行業整體快速、健康的發展。
二、 經編業的優勢
1. 技術密集型優勢
經編產業是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起來的優勢產業。我國的經編產業以其較高的科技含量、卓越的生產效率、獨特的產品性能等優勢在紡織工業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如今的經編設備不僅材質好、加工精度高,并且已向著多種規格、高機號、寬幅等方向延伸,同時向專用型、專業化方向發展。豐富的機型、簡便的調試拓展了經編產品的設計空間。
與此同時,裝飾類產品結構得到優化、服裝面料更新升級、產業用經編產品拓展到了更多的應用領域。不少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產品應時而生,如用于血液透析裝置、人造血管、風力發電、增強材料等的關鍵部件。
此外,花邊、彈性織物以及部分產業經編用品等我國出口產品中科技含量與附加值較高的經編產品,正日漸成為我國紡織品出口中競爭力較強的品種。
2.產業集群優勢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就陸續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和產業鏈緊密的經編產業集群。經過這幾年發展,經編產業集群已經成為經遍發展的一大特色,而經編產業集群的產值、銷售收入、利潤增長速度均明顯高于紡織行業和針織行業的平均水平。福建長樂、浙江海寧、廣東汕頭、江蘇常州、江蘇常熟等經編產業集群更加成為了其中的典范。 國內經編產業的集群化優勢在于產業配套完整、產品豐富、規格齊全、生產成本較低,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部分產品甚至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3.競爭力強、發展優勢明顯
眾所周知,經編產業是我國“十一五”期間針織行業重點發展和提升的產業,不少省、市政府高度重視經編行業發展,把技術含量高的經編產業作為大力扶持的主導產業。而近幾年經編產品市場的火爆情況使的經編業成為了針織乃至整個紡織行業的重頭戲,越來越多的人和資金入注到了經編業。從剛剛結束的2011上海紡機展我想大家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經編設備占據的比例越來越高,整個展覽會隨處可見經編設備,而這在前幾屆展覽會上是不多見的。
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是,目前市場上的經編設備都是屬于較新的機臺,這恰恰說明了整個產業屬于蓬勃發展的時期,相信經編產業的春天正在來臨。
4.勞動力成本優勢
我們都知道經編設備是紡機設備中技術含量最高的設備之一,經編設備的高效率也使得用工成本相對較低。據調查,經編行業的勞動用工需求明顯低于紡織行業平均水平,但勞動生產率則明顯高于其他紡織行業。這一優勢在通貨日益明顯,用工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就顯得更為重要。
三、 經編業發展的劣勢
1. 缺乏創新意識,產品單一,缺少市場競爭力
這是目前經編產業最為明顯的劣勢,產品單一,經編織造企業創新能力差。產品的互相抄襲直接導致利潤的直線下降,陷入惡性競爭。許多經編織造企業家在感嘆現在的生意不好做,產品賣不動,唯有創新、唯有改革才是真正的出路。許多老板怕自己的研發成果被人竊取,花了大把資金為他人做了嫁衣裳,于是放棄研發,其實我們有更好的途徑來保護我們的研發成果,而放棄研發并非一個企業做大做強的正道。
2. 缺乏品牌意識,產品利潤不高
雖然經編行業發展迅速,但是擁有知名品牌的企業并不多,究其原因和經編企業缺乏品牌意識,不愿在品牌建設中投入資金有著莫大的關系。而缺乏品牌意識的直接結果就是產品的利潤不高。我個人認為經遍業應該多借鑒服飾行業,盡快樹立品牌意識,形成產品差異化,提高產品的利潤,這才是健康發展的可取之道。
3. 產業鏈之間滲透不足,導致信息不暢
雖然經編產業鏈發展已日漸成熟,但產業鏈之間的滲透不足。經編原料、經編機械制造、經編產品織造、終端用戶之間的多渠道溝通較少。經編原料企業、經編織造企業對經編機械了解不多,經編機械企業對經編應用了解不多,導致整個產業鏈信息脫節。
四、 經編業未來發展的應對措施
1. 樹立創新信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凈化創新環境
首先要樹立規模以上經編企業的研發信心,加大研發投入,使之成為龍頭效應,其次,行業在加強知識產權宣傳與保護的力度的同時,強化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引導企業逐步提高運用、管理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能力,切實保護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品牌培育的利益和積極性,構建良好的創新環境。
2.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提高產品競爭力
繼續加大品牌建設,在企業形象、產品質量、產品標準、企業文化等方面進行研究,創造出企業自己的品牌特色,加大下游客戶的認知度。潤源經編機械有限公司不但建立起自己的VI識別系統,更在全國主要經編集散地建設4S店、并且成立了培訓學院,用于對員工、客戶和行業的相關培訓工作,這些是建設一個知名品牌不可缺少的工作。
3.加強產業鏈交流,使信息傳遞更加順暢,各版塊發展更有目的性
行業內部盡可能多的多舉辦幾次交流活動,參加的對象要從原料生產商至終端成本經銷商。各個環節進行全面溝通,這些溝通能夠進一步的促進各個環節的改善與發展,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此,也要感謝江南大學連續這些年舉辦經編技術交流會,同時也希望各位同行珍惜這樣的交流機會,多溝通,多了解,多學習,讓我們一起為經編業得發展添磚加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