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海外服裝市場冷暖初體驗
美國紐約:零售業仍未走出寒冬
今年美國東海岸的天氣很反常,往年頻繁光顧的暴風雪也一直沒有露面。據說這是118年以來,紐約第一次在圣誕節前后沒有飄雪,所以1月份的氣溫也沒有那么寒氣逼人。然而,紐約的市場熱度卻沒有今年的氣溫這么溫暖怡人。
我們在1月中旬抵達紐約,也許是圣誕消費打折季已經結束,商場內沒有太多的打折活動,客流不太旺盛。整個第五大道上大牌商家的店面門可羅雀。高檔百貨商場Bergdorf Goodman周末也乏人問津,店員看到中國消費者都很熱情,很希望能多些銷售業績。Saks Fifth Avenu和Macy百貨這些中高檔商場中,客流也不是很多,以本地顧客為主。至于Woodberry這樣的大型奧特萊斯,已經把中國人當作主要的目標消費群體,在整個服務體系設置上按照中國人的習慣進行了調整。事實上,基本上中國旅游團組都會造訪這里。商場中服裝類,特別是針織類的服裝,已經有越來越多產自于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甚至斯里蘭卡和印度尼西亞。前幾年,美國本土品牌Brooks Brother店里面從服裝到服飾幾乎是中國貨一統天下,現在越南、埃及和柬埔寨的貨也逐漸增多。同時,150美元以內的服裝,總體感覺零售標價普遍比去年夏天漲了10多美元的樣子。A&F絕對是一個另類,依然有排隊現象。
與百貨零售的相對凋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位于中央公園南側與盧浮宮玻璃入口加地下空間的蘋果紐約旗艦店人頭攢動,24小時營業的店面里,即使是半夜時分,也依然是熙熙攘攘,美國人對科技新產品的癡迷可見一斑。雖然收入沒有增長,人們可以不買新款的服裝,但新款的蘋果產品是不能舍棄的。
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紐約)春季展舉辦同期,美國全國零售商聯盟(NRF)大會也在賈維茨中心舉行,主要是零售技術的展示和各種論壇,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也是這個盛會的銀牌贊助商。主要的百貨和連鎖巨頭都悉數到場,同時包括IBM、 CISCO、 HP、 NCR等耳熟能詳的IT和通信業巨頭。在面積巨大的展臺上,他們集中展示了最新的銷售管理數據庫、銷售點系(POS)、各種收銀機具。總體感受是都在向手機錢包等電子貨幣靠攏,同時云計算的概念炒的很熱。
點評:美國零售業在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下正在苦熬,而新技術和新設備的開發依然緊鑼密鼓。這是不是也在預示著,經濟景氣是有周期的,在最壞的日子里要想到好日子也不遠了。
市場轉機:★★☆☆☆
美國西雅圖:戶外休閑服裝蘊藏潛力
談到Seattle(西雅圖)的服裝市場,不得不先談談該地區的氣候特點,因為這跟人們的穿著有著直接關系。西雅圖緊鄰太平洋,多山多水,海洋加山區氣候。夏季很涼爽,也是唯一的陽光季。剩下的就是雨季,每年九、十月份進入雨季,一直持續到次年的五、六月。所以,最受西雅圖人歡迎的是防水面料的帶帽休閑外套。每人都有適應各種溫度的若干件防水外套。從夏季的輕薄型單層面料,到春秋季的夾層外套,冬季的棉里大衣,都是防水面料質地的服裝才有市場。唯有灑滿陽光的夏季,才是色彩繽紛的季節,愛美的女人和孩子會把最艷麗的色彩披在身上。
西雅圖冬季氣溫基本不會低于零度,冬季也是雨季,城市里溫度大多持續在4℃~9℃的樣子,所以厚棉服需求不大,除非難得下場雪,才會穿上滑雪服。冬季的西雅圖是滑雪季,離市區1小時車程就可以到達天然滑雪場。滑雪是冬季的重要運動娛樂項目,所以這里的滑雪服裝很容易買到,折扣也很多,人人都會準備一到兩套。
防水型外衣人們基本都青睞于The North Face、Columbia這兩個大品牌,這些品牌都會不失時機地在不同的購物網站打出折扣。此外,折扣店也是大多數西雅圖人采購服裝的主要選擇,比如當地的Nordstrom Rack、Seattle Outlets等。這些折扣店里售賣的一件經典款風衣大概在300美元,Coach鞋子70美元/雙,Levi’s仔褲基本40美元/條。
在我印象中,這邊的服裝店永遠都在打折,只不過折扣有大有小而已,大折扣基本在感恩節(Thanksgiving)、圣誕節和每季季末。來西雅圖的人往往都會到Marshalls掃蕩一番。Marshalls這個知名的全美連鎖店里面有很多名牌服裝,價格比市面上的便宜好幾倍,能夠淘到名牌、質量好、價格又便宜的東西。
西雅圖的小孩子衣櫥都是滿滿的。我的女兒有很多條小禮裙都是在Baby Gap、OshKosh、Gmyboree、Old Navy和Carter’s這些童裝店淘來的,便宜的幾美元,貴的也超不過30美元。
點評:西雅圖應歸屬于一個IT城市,微軟、亞馬遜、波音等均聚集此地。因此,西雅圖的消費者大都不注重穿著,休閑、隨意、舒適、打理起來方便的服裝是首選。
市場轉機:★★★☆☆
英國倫敦:超低折扣帶動消費復蘇
每年12月底到次年2月初是英國各大服裝賣場最忙碌的時候。從圣誕節開始的打折還沒結束,同時2012年春夏新款也陸續上架。在這新舊交接的時段不難發現新年倫敦服裝市場的一些變化。
倫敦購物人流量最集中的要屬位于市中心的牛津街(Oxford street)、攝政街(Regent street)和邦德街(Bond street),這三條交錯相連的商業街,幾乎包括了從中低端平價到高檔奢侈的各類服裝品牌和幾家英國著名的大型連鎖百貨商場。在從打折開始到年初的一段時間里,巨大的客流集中在牛津街的Selfridges百貨和騎士橋附近的Harrods百貨。在這些消費者中,除了英國當地居民和在英留學的學生,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節日來倫敦旅游或是專程選擇在此期間來倫敦購物的游客,為在第一時間搶購打折的服飾以及奢侈品。此外,例如Zara、H&M、Top Shop、Primark等打折商品較多、折扣幅度較大的品牌旗艦店均出現收款臺排長隊的情況。英國本土品牌Next甚至需要分批放消費者進店以控制店內的秩序,以致于店門外就排起了長隊。
隨著打折進入尾聲,牛津街上的人流量已經回歸正常,但Top Shop和Primark仍然算是其中客流量較大的品牌。兩個品牌都來自英國本土,但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路線。Top Shop算是英國最潮的服飾品牌之一,每季都有很強的設計感,與同檔次品牌相比風格前衛,這使得它的顧客主要以青年人為主。同時它出色的混搭陳列和每季不同、形式新穎的主題櫥窗也是Top Shop的亮點所在。Primark則屬于中低端品牌,以平價為宗旨,經營范圍從服裝到居家用品一應俱全。經營策略是大量進貨壓低成本,以最低價格吸引消費者。
在這個打折季幾乎所有品牌都有較大幅度的折扣。在打折初期商品的折扣基本在5~7折不等。近些天,隨著所剩商品數量的減少,折扣已達到2~7折,并不斷有新貨補充進來。
對于新一季的服裝各大品牌也是在2012春夏時裝發布趨勢和消費者的審美間尋找平衡點,并盡力滿足各類消費群體的需求。一些品牌推出了專門為孕婦設計的系列和針對高個子或身材嬌小型消費者的特別款式。
點評:總的來說,倫敦服裝市場已經逐步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各品牌逐漸完善購物體系,并為不同層面消費者的購買營造了更舒適便利的空間。
市場轉機:★★★☆☆
塞舌爾維多利亞:市場狹小 消費水平有限
春節期間,記者來到東非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塞舌爾旅游,同時也對當地的紡織品服裝做了初步的了解調查。
因為塞舌爾首都維多利亞市中心的商店周六下午都會停止營業,所以記者特意在周六上午逛了市中心的一些服裝店,發現沒有什么服裝品牌,也沒有專門賣服裝的店面,服裝都是和其他商品例如手提包、鞋、水壺等商品混雜在一起銷售的,且市中心有近20%的服裝店是面向旅游者的。當記者下午返回維多利亞市中心時,發現那里的店面都關了,服裝店關了,銀行也關了,只有極個別的幾個印度人經營的超市還開著。
塞舌爾是印度洋上比較靠近赤道的熱帶雨林群島國家,即便在一、二月氣溫最低的時候也有25℃,六、七月最熱時氣溫可達近40℃,所以當地人只需要穿夏裝。
塞舌爾當地人穿著的服裝主要產自東南亞國家和印度,也有少量產自中國,但市場份額不及歐美。據記者在維多利亞市里的幾個小店的觀察和對當地人的采訪了解到,中國生產的服裝比例只占20%,甚至更少。
塞舌爾是比較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居民普遍消費水平有限,所以服裝價位不高,一條夏天穿的化纖質地的七分褲價位大概折合人民幣125元左右,男式內褲價格在20元人民幣左右。塞舌爾當地有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有假冒的GUCCI和LV女式手提包,還有大量假冒的歐美名牌產品,例如QUICK SILVER沙灘褲,男式T恤有 ARMANI EXCHANGE、D&G等。但是沒有看到中國的服裝品牌,當地人對中國服裝了解不多。
塞舌爾經濟相對落后,消費水平較低,人口只有8萬左右,所以消費市場很小。塞舌爾當地的民族服裝,有點像沙灘上度假時穿著的印度服裝。當地市場的家紡用品樣式很簡單,也沒有什么品牌,都是便宜貨,有點像40年前的我國家紡產品水平。因為氣候炎熱,塞舌爾人在家不穿家居服,很多人在自己家門口就穿條夏天的運動短褲或沙灘褲,這些產品多來自東南亞。因為塞舌爾地處印度洋,而且有很多印度人聚居,所以當地人受印度生活習俗的影響相對多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