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信任危機 防輻射服裝盼國標
龍年伊始,東莞防輻射服裝行業感受到了徹骨的寒意。
2011年底,央視一則報道稱,防輻射服不僅不能防輻射,反而會聚集輻射。
昨日,記者走訪東莞防輻射服裝企業時了解到,雖然以防輻射服為主業的莞企并不多,但大多企業都已切身感受到這一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有企業產銷量下跌達50%。
面對徹骨的寒冬,一些企業開始謀求突圍,通過豐富產品線的方式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有關業內人士認為,要徹底消除外界的質疑,盡快出臺防輻射服裝行業國家標準才是治本之道。
防輻射服市場萎縮
東莞市魅健服裝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銷售防電磁輻射服裝為主業,集科、工、貿于一體的服裝企業。記者從該公司網站上了解到,“魅健”是該公司旗下的自主品牌,產品包括防電磁波輻射孕婦裝、防靜電防輻射工作服等,面向全國各省市和港澳地區銷售。而主要的生產模式是外包。
魅健公司銷售負責人蘭小姐透露,去年央視報道事件發生之后,公司的產品銷售嚴重受阻,銷量大幅度下降。“這件事對行業的影響很大,銷售量下降幅度達到了近50%。”蘭小姐說。但她拒絕透露具體的經營數據。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服裝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雖然防輻射服裝并不是其公司的主營業務,但目前企業已經基本停止防輻射服裝的生產,轉向普通服裝生產。“市場沒有需求,自然就沒有訂單。”他說。
據了解,去年年底央視的報道出臺后,方舟子也曾聲稱防輻射服是有中國特色的商業騙局。雖然事后上海防電磁輻射協會出面辟謠,卻仍難抵消其“名人效應”的影響力。
不僅是東莞的企業,業內知名的十月媽咪、添香等品牌也表示,央視報道之后,產品網絡銷售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對此,業內分析認為,防輻射服作為近5年來興起的行業,因為迎合了孕嬰市場的健康追求理念,很快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而作為“創造需求”的行業領域,當行業內出現風吹草動的時候,市場就會出現快速反應,而新興行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弱。
防輻射服多為服企輔業
春節剛過,蘭小姐就忙得不可開交,籌備擴大產品范圍是她今年的第一項工作,而普通孕婦裝和嬰幼兒服裝則是魅健今年的主攻方向。“豐富產品種類的目的是為了增強抗風險能力。”蘭小姐直言,在今年孕婦裝和嬰幼兒服裝產品的經營上,魅健不會拘泥于自主品牌營銷,不排除做其他成熟品牌代理的可能性。“在豐富產品線的同時,也不會放棄防輻射服的主業。”她說。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以防輻射服裝為輔業的服裝企業,在市場的拐點處轉向會更加靈活一些。一些服裝企業表示,防輻射服裝只是企業業務的一小部分,比重甚至不到30%,因此就算暫時停產也沒有大的影響。
在業內,孕嬰行業銷售量排名第一的十月媽咪品牌負責人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十月媽咪的產品線比較全,防輻射產品只是一部分,因此整體受到的沖擊比較小。
業內急盼國家標準出臺
業內企業紛紛轉向,但防輻射服裝行業窘迫的現狀始終需要尋求解決之道。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盡快出臺行業的國家標準,才是消除外界質疑,改變市場現狀的治本之道。
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潘日暉表示,目前防輻射服裝行業內的確沒有一個具體的規范,缺乏統一的標準。據介紹,目前東莞以防輻射服裝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數量比較少。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東莞相關企業在行業內缺乏話語權,而生產企業往往使用各自不同的標準,在宣傳過程中對消費者解釋的依據也不統一。
魅健服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蘭小姐也表示,出臺統一的國家標準能夠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業內另一家企業負責人認為,國家標準的出臺將樹立一個標桿,一方面能夠使消費者在購買時有一個具體的參考,消除對防輻射服裝行業的質疑;另一方面能夠淘汰掉一些不符合標準的企業,讓整個行業的發展更加健康和有序。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我國僅在2009年12月出臺了一個《微波屏蔽防護服》的推薦性標準,但沒有針對整個防輻射產品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