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口兩年來首現負增長 未來出口形勢嚴峻
2月10日電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出口1499.4億美元,下降0.5%,為2009年12月以來首度出現負增長。專家稱,1月份我國外貿進外貿出口形勢嚴峻,需要根據外貿形勢做進一步政策調整。
出口增幅持續下滑 外貿政策將保持總體穩定
海關數據顯示,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2726億美元,同比下降7.8%,其中,進口1226.6億美元,下降15.3%。由于今年的春節假期在1月份,當月只有17個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4個工作日。按照國際慣例,并結合我國實際,運用季節調整法可以剔除春節因素的影響。經季節調整法調整后,1月份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6.2%、10.3%和1.5%。
“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符合預期,符合我們對前半年外貿出口走勢的判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副部長趙晉平說。1月份出口增長延續了去年8月份開始的單月出口增速遞減的趨勢。
“2012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形勢將相當嚴峻。”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燕生說。2012年是美國和法國等國家的“大選年”,貿易爭端和摩擦事件可能上升,地緣政治變化也可能引起石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此外,匯率問題也會顯得比較突出。因此,我國外貿進出口將面臨多方壓力。
趙晉平說,從歐債危機和美債危機等一系列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集中爆發的背景來看,加之發展中國家經濟減速,2012年全球市場需求可能出現明顯收縮。此外,由于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矛盾,宏觀經濟政策依然偏緊,不可能像2008年那樣出現全面調整和轉變,因此,在幫助出口企業應對外部市場需求減弱的政策支持力度上較為有限。
在進出口數據公布前,商務部長陳德銘表示,1月份的出口數據無法“讓我們感到樂觀”,我國將保持進出口政策的總體穩定。比如保持出口退稅政策基本穩定,加快出口退稅進度;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保持加工貿易政策的基本穩定。相關政策如果要做適度微調整,也是鼓勵性的多于限制性的。要切實減輕進出口企業稅費負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未來進口增速將略有回升 或超出口增長
對于1月份我國進口增長速度出現明顯回調,專家指出,單月的數據不能說明長期的趨勢。與去年上半年相比,1月份鐵礦石、油價等國際大宗產品價格的下跌幅度達到20%左右,因此引起進口金額出現下降。
據海關數據,在進口商品中,1月份,我國進口初級產品487.9億美元,下降0.4%。其中進口鐵礦砂5932萬噸,減少13.9%,進口均價為每噸136.5美元,下跌10.9%;進口大豆461萬噸,減少10.2%,進口均價為每噸525.8美元,下跌5.8%。
趙晉平說,從長期看,我國經濟比全球經濟增速高,國內需求比國外需求好,未來幾個月我國進口增速將略有回升,可能還會超過出口增長。但是,我國內需平穩放緩的趨勢將對我國進口產生下行壓力,因此,未來我國外貿進口不可能出現大幅回調。
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外貿順差達272.8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總值426.8億美元,下降7.1%;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354.6億美元,下降3.9%;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227.3億美元,下降18.4%。中俄雙邊貿易總值為71.6億美元,增長26.8%;中國與巴西雙邊貿易總值為63.4億美元,增長5.7%。{page_break}
我國外貿發生結構性變化 貿易順差將持續下降
張燕生指出,未來5年,我國外貿結構正處于激烈變化時期,通過對外投資和資本輸出等方式,我國進出口市場、產品、形勢等三方面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
一方面,我國傳統貿易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新興市場和非傳統市場進出口上升。另一方面,我國傳統產品出口會根據勞動力密集程度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中國勞動力價格上升,未來幾年,紡織和鞋類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下降幅度會更大,但是,我國的工程機械和裝備制造產品出口將持續增長。
1月份,我國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平穩,其中服裝出口138.4億美元,增長3.5%;紡織品出口76.8億美元,下降6.8%;鞋類出口40.6億美元,下降1.3%;家具出口35.1億美元,下降2%;塑料制品出口19.6億美元,增長5.4%;箱包出口17.7億美元,下降7%;玩具出口8.2億美元,增長4%。上述7種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22.4%。
張燕生說,美國政府提出振興制造業,擴大出口,鼓勵美國企業撤回本土,解決美國“產業空心化”問題。未來我國可能面臨歐美企業撤出中國的趨勢,外商直接投資將由過去的外銷模式轉向針對國內市場的內銷模式,從加工貿易轉向在本土投資建廠,因此,加工貿易占我國外貿出口半壁江山的情況會發生顯著的結構性變化,我國外貿順差將出現持續下降。{page_break}
未來進口增速將略有回升 或超出口增長
對于1月份我國進口增長速度出現明顯回調,專家指出,單月的數據不能說明長期的趨勢。與去年上半年相比,1月份鐵礦石、油價等國際大宗產品價格的下跌幅度達到20%左右,因此引起進口金額出現下降。
據海關數據,在進口商品中,1月份,我國進口初級產品487.9億美元,下降0.4%。其中進口鐵礦砂5932萬噸,減少13.9%,進口均價為每噸136.5美元,下跌10.9%;進口大豆461萬噸,減少10.2%,進口均價為每噸525.8美元,下跌5.8%。
趙晉平說,從長期看,我國經濟比全球經濟增速高,國內需求比國外需求好,未來幾個月我國進口增速將略有回升,可能還會超過出口增長。但是,我國內需平穩放緩的趨勢將對我國進口產生下行壓力,因此,未來我國外貿進口不可能出現大幅回調。
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外貿順差達272.8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總值426.8億美元,下降7.1%;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354.6億美元,下降3.9%;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227.3億美元,下降18.4%。中俄雙邊貿易總值為71.6億美元,增長26.8%;中國與巴西雙邊貿易總值為63.4億美元,增長5.7%。
我國外貿發生結構性變化 貿易順差將持續下降
張燕生指出,未來5年,我國外貿結構正處于激烈變化時期,通過對外投資和資本輸出等方式,我國進出口市場、產品、形勢等三方面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
一方面,我國傳統貿易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新興市場和非傳統市場進出口上升。另一方面,我國傳統產品出口會根據勞動力密集程度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中國勞動力價格上升,未來幾年,紡織和鞋類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下降幅度會更大,但是,我國的工程機械和裝備制造產品出口將持續增長。
1月份,我國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平穩,其中服裝出口138.4億美元,增長3.5%;紡織品出口76.8億美元,下降6.8%;鞋類出口40.6億美元,下降1.3%;家具出口35.1億美元,下降2%;塑料制品出口19.6億美元,增長5.4%;箱包出口17.7億美元,下降7%;玩具出口8.2億美元,增長4%。上述7種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22.4%。
張燕生說,美國政府提出振興制造業,擴大出口,鼓勵美國企業撤回本土,解決美國“產業空心化”問題。未來我國可能面臨歐美企業撤出中國的趨勢,外商直接投資將由過去的外銷模式轉向針對國內市場的內銷模式,從加工貿易轉向在本土投資建廠,因此,加工貿易占我國外貿出口半壁江山的情況會發生顯著的結構性變化,我國外貿順差將出現持續下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