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東:服裝電商的現狀與未來
我先把第一個觀點,五年內50%的服裝來自于線上的觀點說一下,主要是因為你們看得到,中國社會零售總額增長很快,線下的機會還是很大,除了大城市本身成熟以外,三四線城市的潛力也很大,目前你們的精力還是放在線下,實際上線上和線下是同步的發展,會導致很多企業會錯過一些機會,但是我認為這個數據背后要關注另外一些數據,如果你線下打完以后,發現線上和線下已經沒有你的機會了。
中國人對價格非常敏感,美國人不那么敏感,中國人可以在線上消費,增長速度是51.51%,我問了申通快遞的總監,包括物流的發貨量增長了60%,因為第三方公布是一些行業的數據,是不太準確的,包裹是非常實在的,增速也就是65%左右,預計未來增長速度也會有50%的增速,為什么還有這么快?很簡單的原因,網絡用戶才1個多億,整個中國互聯網電子商務還在初級階段,滲透率還比較低,美國2.34個億互聯網,網購用戶是1.8億左右,美國的增速很慢,中國不一樣,整個網絡用戶還在快速增長,馬云說明年做一萬億,這是有可能的。
第二個是投資的加速度,現在網購有問題,因為基礎設施跟不上,所以導致用戶體驗很差,馬云其實做線上這一部分,沒有做線下的基礎類的投資,還是第三方物流在做投資,去年開始整個投資是199筆的投資,總共金額是63億美金,單單是2011年是46億美金,整個行業投資是呈加速的過程,未來幾年政府也參與進來,整個行業還是處于快速的成長階段,比你們想象得要快得多,不會你們聽到一些寒冬就停止了,投資還會繼續下去的。
淘品牌也是一個機會,大家可以看到美國,美國跟國內不太一樣,大家感覺是一種機會,美國2010年B2C,其中50里面有10家是服裝,這10家全都是傳統企業,維多利亞等都是線下傳統的品牌。為什么中國比美國好,因為美國的服裝不是最大的,相反3C比例比較大,在美國可能排第四,在國內更高。國內基本上都是互聯網品牌,線下品牌相反比較少一點,跟我們傳統企業本身意識做得比較晚有關系,甚至有一種排斥的心態有關系。國內做得好的商學院的一個學員做的駱駝,去年大概是4、5千萬,今年商學院開課,后來說整個策略做了調整,增長非常快,非常迅猛,今年線上超過三個億,10月份的時候他們有五個店,每個店超過1000萬,就超過了5千萬。駱駝做起來非常快,明年的比例提得更高一點,明年提到30、40%的比例,另外一個案例會和渠道沖突,日本優衣庫09年開始,很快達到了比例。
我認為不只是渠道問題,如果只是渠道問題,就沒有必要做電商,做分銷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太多一些思考。因為這種技術發展有很大的差異,目前一些年輕人消費者非常喜歡互聯網的東西,通過上面看別人的推薦,線下購買,進行深度的營銷,有人沒有接觸過就不知道。另外就是測試新品,尤其是幾千家的品牌商就頭大,我選哪一款鋪貨,鋪完貨不一定好,會出現賣不掉的問題,今年出現匹克和美邦,庫存比較高,你不知道消費者喜歡買什么東西,提前三個季度去做設計,其實你很難把握那么快的,線上的周期是三個禮拜和兩個禮拜去做,線上測新品很快,你掛到互聯網,消費者就會去點和去買,很快就測出來的,然后你大批量上,可以減少未知的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