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節(jié)日噱頭 網購“促銷”與“搶購”時代傷了誰
曾經,網購是一種流行,因為新鮮;后來,網購是一種常態(tài),因為方便;現在,網購是一種投機,因為便宜。
從前,促銷是可遇而不可求,現在,促銷無處不在,“一元秒殺”、“一折起售”、“0元郵費”……小到一份外賣、大到淘寶的百萬級別墅抵價券,沒有你找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只要你的鼠標點的足夠快,“便宜”就是你的了。
“雙十二”當天,淘寶“全民瘋搶”零點準時開幕后,短短1分鐘內,就有270萬用戶涌入網站。10分鐘內,商品成交數就達到51萬筆,支付寶交易額突破1億元。
除了淘寶“造節(jié)”促銷外,其他電商的促銷手段也毫不含糊,12月12日,F團推出了3款超低折扣商品,其中0.5元/聽的可樂更誓言要超越淘寶創(chuàng)造的單品最高銷量34萬件的紀錄;QQ網購則推出“滿199送300”的全站大促銷……而且,在即將到來的圣誕節(jié)、元旦,電商的促銷力度將會有增無減。至此,網購已經進入了電商“促銷”與用戶“搶購”的時代。
電商:造節(jié)促銷—“有錢”
如今的電商們不可謂不“有錢”,為了搶用戶、提高銷售額,建物流、打廣告、搞促銷等等不遺余力。虧損?那又怎樣,投資人有的是錢。數據顯示,僅在今年上半年,國內電子商務領域(不包括團購)已披露的投融資就有44起,總額超過20億美元。
面對賠本賺吆喝的電商困境,眾人群呼:寒冬來了,焦慮的投資者們已經坐立不安了,電商該冷靜下來練練“內功”了。然而,暫時的資本投入卻像興奮劑,讓拿到錢的電商企業(yè)們更加瘋狂的跑馬圈地,全然忘卻了精耕細作。也難怪有人講,“驚喜的發(fā)現又有中國式的盈利模式創(chuàng)新:主營業(yè)務都不賺錢,但以賺不同輪次的VC/PE的錢為主。”
用戶:瘋狂搶購—“便宜”
接連不斷的電商促銷節(jié)讓人應接不暇,極大地滿足了國人“愛占便宜”的心理,不少人甚至因此患上了“網購依賴癥”。“每天上網,會不由自主地瀏覽購物網站”, “幾天不網購,就覺得缺點什么”,“經常去淘打折貨,買一些零碎的、不需要的東西"……不少人的生活已經被網購綁架。一項針對近3000人的在線調查顯示,71.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網購依賴”,其中25.6%的人感覺自己有“比較嚴重”或“很嚴重”的“網購癮”,45.5%的人表示“有一點上癮”。
然而,面對用戶的瘋狂搶購,電商的運營、服務能力顯然已經透支,價格欺詐、物流慢、售后難、服務差甚至賣假貨等等狀況層出不窮。當當網甚至連續(xù)玩起了“錯價門”,1元的阿迪鞋、110元的三星手機、0.1元的潔面乳,你敢買嗎?買得到嗎?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促銷不僅沒有給用戶帶來真正的實惠,反而給用戶徒增許多煩惱,甚至讓一些用戶打起了官司。
不難看出,“促銷”與“搶購”的網購時代對電商和用戶都是傷身又傷心,不僅把電商行業(yè)拖入惡性競爭的泥潭,也沒能給用戶帶來商品質量和服務上的保障。為了電商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商家和用戶都應該冷靜一點,理性一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