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外貿政策“穩”字當先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遼寧沈陽考察工作,并召開六省市進出口形勢座談會。王岐山在座談會上強調,面對不利的外部環境,要確保進出口穩定增長,并指出,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全面提高國際競爭力,是克服當前困難的根本出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這一會議釋放出的信號耐人尋味。明年,中國外貿政策將如何演繹?
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對我國進出口產生了深刻影響,特別是中小出口企業面臨重重困難和挑戰。12月3日~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遼寧沈陽考察工作,并召開六省市進出口形勢座談會。王岐山在座談會上強調,做好進出口工作,必須按照“十二五”規劃的要求,“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并指出,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全面提高國際競爭力,是克服當前困難的根本出路。
王岐山還提出,要幫助解決進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進出口企業困難,同時要積極擴大進口,并指出要以質取勝,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新興市場。
專家認為,在本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這一會議釋放出的信號耐人尋味。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或將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外貿政策方面的主要著墨點。
困境中呼喚穩增長
在座談會上,王岐山在聽取遼寧、天津、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省市負責同志發言后,積極肯定了今年以來我國在進出口以及轉方式、調結構等方面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同時指出,嚴峻復雜的世界經濟形勢必然導致全球總需求不足,這樣不利的外部環境也給我國當前的外貿帶來困難。
困難確實存在,今年下半年以來,外貿形勢露出了較為明顯的拐點勢頭。從海關總署公布的進出口數據來看,雖然進口總值與出口總值以及進出口總值均在去年同期基礎上保持著增長,但月度環比增幅卻一路滑坡。8月份,我國出口總值開始由7月份的17511.28億美元跌至1733.16億美元,環比下降1.1%;9月份,出口總值、進口總值以及進出口總值的環比均呈降勢,降幅分別為2.1%、0.2%、1.2%;10月份,這3個數值的下降幅度進一步加大,分別達到7.2%,9.5%、8.3%。
外貿形勢的不景氣從“中國外貿晴雨表”——廣交會的成交情況也可見一斑。數據顯示,受歐美經濟持續疲軟影響,第110屆廣交會歐洲和美國到會采購商觀望詢價者較多,實際成交分別下降19%和24%。
面對嚴峻的外貿形勢,王岐山表示,要繼續保持外貿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切實減輕進出口企業稅費負擔,加大對有訂單、有效益出口企業的金融支持,特別要重視解決中小出口企業的困難。同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堅定信心,深入分析研判形勢,確保進出口穩定增長。{page_break}
調結構擴進口
王岐山在座談會上還強調,積極擴大進口,清理進口環節的不合理限制,提高進口便利化水平。要以質取勝,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新興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從這一表述可以判斷,除了穩增長外,明年擴進口、調結構也將是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重頭戲。
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國際貿易投資研究室主任馮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惡化的國際經濟環境在客觀上也是中國發展的機遇,“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可以有更大的作為。
馮雷表示,在擴進口方面,還應當注重調節進口產品的結構,促進我國產業升級。馮雷認為,在經濟走向困境之時,以往限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國的歐美發達國家,可能不得不適度放松這些產品的出口,給中國再次實現快速發展帶來機遇。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李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出口企業可以采取優化商品結構、優化市場結構、轉變貿易方式等手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品牌,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這樣出口水平也將得到轉型和提升。
李健進一步指出,貿易平衡的實現既可以改變我國過去對國際市場的過度依賴,也可以給進出口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推動國際貿易合作的深化。
值得提及的是,被訪專家普遍認為,明年應當繼續保持外貿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同時注重減輕中小出口企業的壓力。相比日臻成熟的出口市場,馮雷認為,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更注重探討擴大進口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