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6.6萬中小企半年產值不足150萬
“未來兩三年中,浙江中小企業將有20%倒閉?”近期網上流傳著各種中小企業倒閉的消息。昨天浙江省統計局發布的上半年浙江省經濟統計信息。省統計局副局長王杰說,中小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暫時關停或倒閉的,還只是少數。
6.6萬家企業上半年產值低于150萬元
錢荒、用工荒、電荒,成本高、稅負高 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一些中小企業的景氣指數跌到了‘不景氣’區間。”王杰根據調查的數據,得出結論,受人民幣升值、企業成本上漲、融資難等一系列問題,浙江的中小企業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浙商研究會名譽會長陳昭典說,中小企業的壓力主要是“錢荒”、“用工荒”、“電荒”和成本高、稅負高的“三荒兩高”,一些中小企業面臨倒閉。
這一看法,于6月16日浙江省中小企業局在其官網發布的《我省中小企業新情況新問題調研報告》中論述的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一致。
這份報告顯示,浙江部分紡織印染企業受原棉、粘膠等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壓力,接單難度加大;全省多數中小企業工資漲幅普遍在10%-30%之間,部分企業新年后和春節后連續兩次加薪,紡織行業工資漲幅尤其明顯,擋車工工資從去年的1700元/月上調到2500元/月,漲幅超40%。監測數據表明,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人均勞動報酬增長25%,有87.5%的企業用工成本明顯上升。
在從緊的貨幣政策背景下,“缺錢”再次成為焦點。目前我省國有銀行的存款回報一般在貸款額度的30%左右,股份制銀行更高。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上浮基本上都在30%左右。存貸款利差加上承兌匯票貼現利息,企業實際貸款利息遠遠高于正常貸款利息,接近甚至超過銀行基準利率的兩倍。這也導致民間融資的利息水平相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上升。我省多數地區民間借貸利率年息已經在25%-30%之間。
勞動用工更缺了。隨著中西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江西、湖北、安徽等內陸勞動力主要輸出地的經濟迅速壯大,工資水平與沿海地區的差距逐漸縮小,再加上生活成本提高,使得我省勞動力來源逐年減少,這對我省以傳統勞動密集型為主的中小企業影響尤其嚴重。溫州調查的855家企業中,有74.5%的企業表示用工較缺。
今年“電荒”問題凸顯,隨著氣溫逐步增高,居民用電大幅上升,企業生產用電缺口越來越大。
此外,企業對出口的外部環境吃不準,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人民幣匯率等難以把握,影響了企業產品出口信心。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值幅度超過1.8%,很多企業不敢接長單、大單。溫州市監測的15大行業中,1—3月眼鏡、打火機、制筆、鎖具等出口導向型行業銷售產值和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下降7%和17%,增幅分別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3和25.7個百分點,虧損的占四分之一強。行業平均利潤率為3.1%,利潤率超過5%的企業不到10家。
省內一家貼牌生產家具和兒童玩具企業的老板蔡其文一肚子苦水:他基本以成本價向客戶報價,然后靠國家出口退稅來維持利潤,甚至還要從退稅里拿一部分出來補貼到成本里去。員工工資,加上各種稅收、銀行利息,一年下來,凈利潤只有幾十萬元。
而關于“轉型升級”,對于他這樣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件看起來很遙遠的事情。
因此,做實業無錢可賺的許多浙江企業轉向了投資。
事實是,面臨困境的并不止于這家玩具企業。據省統計局統計,上半年,浙江省規模以下企業中總產值在150萬元以下的有6.6萬家企業,占規下企業總數的40%,規下企業上半年的總產值和利潤也同比下降了1%和4.4%。
王杰說,中小企業甚至微小企業目前確實頂著巨大的壓力,但關停和倒閉的只是小部分。
而剩下的60%的中小企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投資房地產、金融證券等獲利,有些企業的副業甚至超過了主業,再加上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很多企業還有大筆的錢在里面,所以只好不斷地抽走實業上面的資金,來保樓市里面的錢。
難怪在剛剛舉行的浙商夏季論壇上,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大聲疾呼:“小心浙江實體經濟的空心化。”
下半年的大環境依然不容樂觀 專家呼吁政府出臺減稅措施
說起眼下中小企業的狀況,周德文比喻是“溫水煮青蛙”。
原因很簡單,現在中國實行的宏觀調控政策,是控制通脹的,但這樣的政策給中小企業帶來極大的壓力,目前國家面臨兩難的抉擇。下半年,宏觀調控基調不太會改變,因此,面對全球還是處于經濟不景氣周期、國內經濟形勢無比復雜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利潤和效益繼續下滑的狀況很難有所改觀。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也持同樣的觀點。
“中央的政策是以控制通脹優先,因此現行的貨幣政策下半年不會改變。”楊軼清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現狀難以改變。而目前,浙江省企業的現狀是兩極分化日趨嚴重,大企業、規模以上企業、上市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強,利潤依然較高,但中小企業的反差很明顯,如果放松銀根,會引起通脹,增加了宏觀調控的難度。
“不要把部分中小企業的倒閉看得太重,淘汰一批中低產能的企業,進行優化重組是必要的,也是浙江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所必需的。”楊軼清說。
不過,茅屋漏水不能雨天修,補船要在風平浪靜時——楊軼清打了個比方,中小企業要在困難時期熬過去,還得在環境好的時候下工夫,而目前浙江中小企業面臨的是大風大浪大雨,生存問題是首要的。
楊軼清與周德文都贊同,在目前的狀況下,政府應為中小企業直接減稅,并實施一些簡單有效的、直接利益中小企業的減負辦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