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千萬企業建“信用身份證”
多年以來,“信用”二字已經成為橫梗在中國中小企業發展路上的鐵柵:由于缺乏銀行認可的信用記錄,這些辛苦經營的小企業者們手頭缺錢時,常常只能轉向民間借貸,或索性“冬眠”苦熬。
在喧囂的民間借貸鏈條最后一環上,往往看到的都是無力維系、頹然倒下的小企業的身影。
如今,中國希望通過為企業重建“信用身份證”,幫助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從而度過“錢荒”。
這項龐大的計劃啟動至今,已經頗具規模。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曉蕾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截至2011年7月底,中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已為1790多萬戶企業和7.9億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檔案。短短幾年間,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已經成為世界上覆蓋機構和人口數量最多的信用等級機構。
數百萬被銀行“敬而遠之”、從未與銀行發生信貸關系的中小企業,因此進入視野。王曉蕾說,截至2011年6月,已有219萬戶通過補充完善信息進入企業征信系統,31萬戶補充完善信息的中小企業取得銀行授信意向,其中18.8萬戶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累計獲得貸款總額近7萬億元人民幣。
在民間資本發達的江蘇常州市,一家名為“春暉動畫”的公司正是因此受益。公司總經理丁遠大對記者表示,盡管江蘇民間資本豐厚,但動畫行業尋求資金支持并不容易,如果沒有遇到江南銀行,公司辛苦創作的《小龍日記》和《果然一町》兩部動畫片或許無力面世。
丁遠大說起的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正是利用中國人民銀行江蘇南京中心支行開發的征信輔助系統找到春暉動漫。江南農村商業銀行行長陸向陽說,當時春暉動畫的資金已經基本枯竭,“過年時差點發不了工資”。如今,僅僅靠著江南農村商業銀行的50萬元貸款,春暉動畫已“絕處逢生”,原創制作的動畫片連續劇已銷至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出現在各家歐美電視臺的頻段中。
在湖南汨羅,中國中南地區最大的廢舊物資聚散地之一,市長周金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在2004年當地企業有“信用身份證”以前,汨羅整個再生資源行業大約700多家企業每年得到的銀行貸款不足1000萬元,這些以家庭為單位的中小企業普遍達不到銀行貸款的準入條件,而實際融資需求至少超過2億元。“這個強烈的反差,嚴重制約了汨羅再生資源產業的擴張和升級”。
但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2004年汨羅市中小企業信用協會正式成立,再生資源行業建設了“一會三分公司”信用平臺。“企業被納入信用體系后,銀行2010年僅為汨羅工業園內的的企業發放貸款就達555筆,共5.46億元,資金支持有力推動了湖南汨羅中小企業迅速發展”,周金龍說,眾多再生資源企業獲得貸款的同時,汨羅當地的中天科技、金城實業、汨特科技3家企業還實現了上市融資。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行長周曉強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離開信用信息,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只能是空中樓閣。正是政府、人民銀行、金融機構、信用中介機構和企業的有效聯動,促進了中小企業融資。因此必須發揮“信用”的第二身份證作用,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