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業“商業航母”夢
國人對“商業航母”的渴望,并不亞于對軍事航母的熱衷
自2004年中國零售業全面開放以來,香港崇光百貨、新世界百貨、美國沃爾瑪、英國瑪莎百貨、馬來西亞百盛等一連串知名商場公司紛紛入境。
2010年11月,美國最大服裝零售商GAP在中國的首批四家門店正式全部亮相。至此,全球前三大服裝連鎖商——ZARA、GAP、H&M全部齊聚中國。
此外,沃爾瑪也將在北京、上海、寧波、杭州、常州等城市開出新的山姆會員店,而更多城市的選址與開店計劃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從日常用品零售業到服裝、手表、鉆石等高檔消費品銷售,國外各種連鎖商場巨頭正在加快進入中國市場的腳步。
諸侯割據 內耗不止
在北京,該去哪逛商場?
王府井步行街?這里有王府井百貨大樓、新東安市場、東方新天地、晨曦百貨;西單?這里有首都新時代、中友百貨、君太百貨、西單購物中心、華威商場……
此外,長安街東邊還有貴友大廈、賽特購物中心、中糧廣場、國貿、嘉里中心、燕莎、太平洋百貨……長安街西部有百盛購物中心、復興商業城、長安商場、翠微大廈、城鄉購物中心等等。
近二十年來,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察覺到,諸多的大型商城、各種各樣的商場拔地而起,而且似乎一座比一座大。
但事實上,中國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家可以與沃爾瑪、百盛和新世界等外資或外埠企業相媲美的大型連鎖商場。
和北京一樣,中國其它城市內部幾乎都有名目繁多、實力參差不齊的地域品牌商場。比如上海,每個大商圈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綜合性商場:南京路步行街附近的市百一店、百聯、東方商廈、永樂百貨、置地廣場;徐家匯的東方商廈、第六百貨、匯金百貨;靜安寺商圈的梅隴鎮廣場、中信泰富、恒隆廣場、久光百貨;淮海路商圈的大上海時代廣場等等。
諸侯割據的格局,讓中國的商界變得很不平靜。各大商場為拉攏客源,往往會掀起一陣又一陣的促銷活動,比如最常見的打折送券熱潮。
對于打折送券,許多商場表示是“被逼的”。“我們并不想如此,但我們又不得不進行”,北京一家大型商場高層說,“打折損失的是直接利潤,不打折市場份額就會拱手讓人。讓了份額,就會喪失對供應商的話語權。”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目前中國商場的同質化競爭日益明顯,眾多商場均定位于25-45歲的多個消費層,利潤點又都集中在女裝、手表、中高檔男裝、化妝品、鞋包等,幾乎都是以百貨商場搭配電影院、餐飲品牌、各種專賣店、游戲室等業態組合而成,引入的品牌也大多相似。
面對共同的客戶群,過度的打折促銷,實際上就成為了一種對商場利益的內耗。這種困局,讓商場的競爭逐漸演變為同業相煎。
與此同時,我們不得不反思:當商場都急功近利地追逐銷售額,誰又會專注于發展客戶服務、商場形象等軟實力?{page_break}
“商業航母”還有多遠?
當IKEA家居進駐北京時,無數年輕人涌入IKEA,如同藝術類學生參觀盧浮宮一樣仔細觀看每一個角落。瑞典人的確把每一個角落都弄得色彩斑斕,精巧可愛。爾后,歐洲風格的家居隨之也成為中國眾多年輕人的心理標準。
這就是“商業航母”的影響力。
也許今天我們在用碗櫥放碟子,走進IKEA之后,明天你就會覺得碟子應該垂直插放在擱架上,那樣更衛生、更時尚。也許我們吃飯不怎么講究什么桌布、餐巾,可是也許慢慢的,你就會覺得吃東西的時候家里沒有一套格子布的桌布和餐巾是不行的……
不只是家居,其它大型商場亦是如此。
人們選擇商場時,并不僅僅考慮購物,更多地關注自己購物時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是否愉悅,是否是自己喜歡的風格類型,是否時尚,是否有自己喜愛的附加配套設施等。
中國本土的連鎖商場不斷地在發展壯大,但還遠比不上在全球范圍內占據著絕對優勢市場份額、門店數量和銷售額的大型連鎖商場巨頭,它們在經營、時尚、設計、理念上的歷史沉淀,對國人有著不可抵抗的誘惑,有著很強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的商場將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外資連鎖商場巨頭的挑戰,急需打造自己的“商業航母”,增強國際競爭力。
除了“商業航母”帶來的規模效益外,出于民族自豪感的需要,國人對“商業航母”的渴望,也并不亞于對軍事航母的熱衷。
2010年11月6日,北京市國資委旗下的西友集團和首旅集團終于“喜結良緣”。根據公告,西友集團下屬的西單商場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首旅集團下屬的新燕莎控股的100%股權。
以西單商場和新燕莎控股的“喜事”為開端,北京整合旗下商貿企業的大幕也正在徐徐拉開。北京國資委表示,已經在醞釀整合的計劃,旗下王府井東安集團、西單友誼集團、首都旅游集團部分資產均可能在整合的范圍之內。
據悉,此前整合了百聯股份、物貿股份、友誼股份、第一醫藥、聯華超市等五家上市公司,注冊資本十億元、資產總額達了三百億元的大型國有商貿流通產業集團——上海百聯集團,大大降低了彼此的內耗,很好地發揮了規模效益。據上海百聯集團2011年公告顯示,2010年全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50%左右。同時,公司在創新業務等軟實力上的業績表現也尤為突出,購物中心模式(又一城、百聯中環)以及青浦和杭州(為管理輸出)奧特萊斯開業以來,均取得較好的業績表現。
如此看來,中國的“商業航母”已經不那么遙遠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