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不振,棉花后市難以走穩
牛年伊始,棉花產業開始感受到了一絲暖意,特別是紡織行業振興計劃的出臺,讓人們看到了紡織業各項利好的不斷實際性展現。而08年度收儲計劃中接近90多萬噸棉花的繼續開拍,也激發了現貨價格的上漲熱情,各地皮棉現貨價格普遍上漲,其中山東、江蘇價格漲幅較大;同時,棉籽價格也開始上漲,并帶動了籽棉收購價格的上漲,一些地區籽棉收購大量成交。
受電子盤翻紅和皮棉現貨的上漲,一些200型的小廠也開始活躍起來了。因此,在現貨市場的帶動下,鄭棉市場也開始翻紅,并于9日一舉突破一萬二關口。
然而,正當現貨、期貨一片紅火的時候,USDA報告出臺了,需求前景的利空,使市場遭遇了沉重的打擊,期價重新步入一萬二以下。
當期USDA報告中顯示,本年度棉花產量小幅調減,消費量和進口量大幅下調,由于全球經濟增長持續低于預期,因此棉花消費量調減2%,同比減少8.2%,中國、土耳其、美國、巴基斯坦、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消費量均有所調減,泰國消費量調增,受進口國需求明顯減少的影響,全球棉花進口量調減近6%,由于中國棉花需求減少、政府收儲使國家棉花儲備庫存增加,因此中國棉花進口量調減21.8萬噸。全球棉花期末庫存調增4%,為1,343.6萬噸。美國棉花產量沒有變化,國內用棉量為84.9萬噸,調減7%,出口量調減10.9萬噸,為250.4萬噸,期末庫存大增17.4%至167.7萬噸。
而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發布的2月份全球產需預測也顯示,2008/09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預計為2,400萬噸,同比減少9%,產量預計為2,370萬噸,同比減少10%,全球棉花進口量受到棉花消費國需求減少和出口國產量下降的雙重影響,全球產量只有28%用于出口,低于33%的過去五年平均值,中國預計進口棉花150萬噸,同比減少41%,棉花需求下降對美棉出口影響較小,本年度美國棉花出口量預計為260萬噸,同比減少12%。
另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2009年1月份,國內棉花消費量調減26萬噸,期末庫存上調10.46萬噸,庫存消費比上調2.24%。2008棉花年度,我國棉花消費量為998萬噸,較上年度下降10.3%;總產量783萬噸,同比減少0.8%;產需缺口215.51萬噸,同比下降49.88%。
在國內現貨形勢有所好轉的情況下,我們必須看到,在目前的國際經濟大環境下,各國的救市政策的效果還存在不確定性,棉花市場未來的走勢還有太多的變數。
受國際金融危機以及前期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2008年我國出口紡織服裝(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和服裝及衣著附件)18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2%,增幅較上年回落10.7個百分點。
進入2009年,紡織服裝訂單繼續大幅減少,上個月我國紡織品服裝以及紡織紗線等制品的出口繼續大幅縮減。
中國紡織行業仍在困境中,企業減產甚至停產情況增多,對棉花的需求也明顯減少。
從目前看,盡管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在全力救市,但由美國引發的這場經濟危機仍未見好轉的跡象。全球經濟衰退還沒到中期,加之對發展中國家的沖擊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全球棉花消費萎靡和國內紡織產品出口難度依然存在,紡織業用棉量也可能持續減少。紡織行業振興計劃發揮成效,是需要一個漫長過程的。如果紡織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也將對國內棉農種植及棉花加工帶來較大的影響。
而對于目前,由收儲支撐起來的棉花現貨市場是不穩固的,當收儲計劃完成后,棉花市場的走勢很可能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