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美同現逆差的背后原因
周四美國和中國都報告了貿易逆差,引起市場擔憂,但兩份報告的相互參照,理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擔憂。
首先必須注意,兩份報告針對的是不同的時期。中國數據是針對2月份,美國發布的則是1月份的數據。美國1月份貿易逆差擴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非石油類進口上漲5.1%。而1月份來自中國的進口增加了1.8%,達到313.5億美元。
一定程度上來說,進口增長是個好消息,因為它反映美國國內需求增加,但它也讓人擔心國內生產總值又會開始受到外貿部分的拖累。
但中國2月份數據說明,美國進口的猛增可能是受到了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中國出口增速在2月份放緩,經濟學家提醒,春節假期可能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可以在美國數據中看出:美國1月份從中國進口進加,部分地反映了假日前發貨的繁忙。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中國經濟學家王慶指出,今年頭兩個月加起來,中國的出口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1%。
兩份報告放在一起,可以看出市場可能是在過分擔心美國逆差不斷擴大,或者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但其中也有一個可能引起擔憂的地方。
雖然美國1月份貿易逆差不是石油價格上漲推動的,但2月份油價漲幅更大,這可以從中國數據中看出。持續高企的能源價格,可能會在將來幾個月對兩國外貿都形成拖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