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試水服裝業 計劃5年建百家店
在低調運作一年多以后,被國美投資集團寄予厚望的體育產品連鎖賣場走到臺前。繼今年元旦將“國美銳動”更名為“國美體育”之后,1月19日,國美投資集團總裁、黃光裕胞妹黃秀虹,率國美體育管理團隊向媒體介紹國美體育未來發展計劃。黃秀虹表示,國美投資集團將把在家電市場的成功經銷模式復制到體育用品市場,全力打造體育系列產品類連鎖賣場。
計劃5年建百家店
談及國美體育的未來運作計劃,黃秀虹顯得胸有成竹。她表示,自國美體育誕生以來,一直以整合和優化體育零售產業資源與結構、拓展體育零售市場、拉動體育產品銷售為目標。按照黃秀虹的規劃,未來5年,國美體育將在全國建立百家大型門店,年銷售收入達到百億元,所經營的產品將涵蓋體育、戶外主題,全面形成集大型零售連鎖門店、專業品類店、電子商務于一體的多渠道協同銷售模式,創造極具競爭力的銷售規模優勢。
自2007年國美投資集團籌劃體育項目以來,一直由黃秀虹主導。工商登記資料顯示,銳動投資(國美體育前身)注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北京鵬潤投資有限公司出資3500萬元,占股70%,國美集團非上市部分北京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出資1500萬元,占股30%;此后,股權一度變更,北京鵬潤投資有限公司將所持股份、北京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將10%的股份轉讓給黃秀虹。目前,黃秀虹與北京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分別持股80%和20%。
毫無疑問,黃秀虹希望國美體育能與國美電器一樣,成為國美投資集團旗下的核心資產。不過,目前國美體育還只是在北京擁有兩家門店,均尚未盈利,經營策略也在摸索之中,目前主要依賴經銷和代銷兩種方式與體育品牌商合作,賺取價差。
與國美電器無關聯
目前,國美投資集團旗下主要有三部分業務,分別是零售、地產和投資,國美電器與國美體育一起隸屬于零售領域。此前市場有傳聞稱,國美體育可能會借助國美電器現有門店,以“店中店”的形式發展壯大,不過該說法被國美體育方面否認。國美投資集團人士告訴記者,國美體育與國美上市公司之間沒有股權關聯,兩者之間在業務、人員等方面均無交叉,與國美電器屬于兄弟公司。
不過,國美體育總經理李巖介紹的國美體育發展布局,與國美電器布局方式多有相似。李巖表示,在北京地區的網絡布局上,將進行核心商圈、環路商圈、社區商圈等劃分,并將國美體育門店分為旗艦店、標準店和協作店3種。
尚需核心競爭力
談及國美體育的經營優勢,黃秀虹表示,體育產品類廠商自建門店成本太高,導致單個產品利潤微薄,而進入連鎖賣場將大大降低其運營、物流等成本,利潤提高了,廠商自然可以拿出更多資源讓利促銷,給連鎖賣場帶來價格優勢。
不過,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國美電器當年進入家電領域時正是國內市場家電產業門店稀缺的年代,而國美體育進入體育市場時已屬于后來者,將面臨寶勝、百麗、運動100等經銷商及現有賣場的強烈競爭,能否盡快實現盈利還不能確定,“國美體育要想盈利,還需要尋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服裝品牌專家楊大筠表示,與家電產品微薄的利潤相比,服飾產品的毛利率較高,“以kappa為例,該品牌的凈利潤在30%左右,國美轉向體育市場完全是出于利潤的考慮。
”體育用品的零售渠道不同于童裝、女裝等,與家電連鎖渠道形式最為相似,所以對國美而言門檻并不高。另外,眼下體育用品市場已進入資本化運作階段,市場正面臨一輪新的洗牌,國美憑借其強大的資本化運作,應該可以適應這一領域。體育用品是品牌商控制渠道商,雖然現在也有很多體育用品連鎖賣場,但多數因體量太小而受制于品牌商,國美體育的規模比較大,這種獨立的渠道商與品牌商之間相互博弈,有利于市場優勝劣汰。
楊大筠還提到,國美體育應該盡快實現規模效應,“李寧現在有8000家經銷店,安踏已突破8000家,國美體育需要在3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取得規模效應,才能有更多利潤可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