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i’s中國上海推出旗下新品牌Denizen
Denizen:享譽世界的老牌牛仔廠商Levi’s在中國上海推出旗下全新牛仔品牌——Denizen。
中文翻譯“單寧鎮”。主要針對中國18至29歲年輕消費者量身打造,品牌面料和款式的成本跟Levi‘s的成本是不相上下,但定價則遠低于Levi‘s,為299至399之間的中檔價位,以此滿足亞洲活力新生代和中產階級的需求。品牌計劃5年內門店開1000家,銷售額突破50億元人民幣。
IZOD:2010年9月,擁有CalvinKlein以及TommyHilfiger的美國PVH集團宣布旗下休閑品牌IZOD將于近期進入中國。主要為25-35歲消費者提供高檔運動休閑類時尚服飾,但市場定位在中等價位,以體現其產品的高性價比。IZOD將用兩年時間對中國市場進行調研,預期用5年時間,開設3000家門店與專柜。
也許讀者會有疑問,每年都會有許多服裝品牌在國內推出,上述兩個品牌又有什么特別之處?它們跟中國服裝市場轉折年又有什么關系?而我們國內企業又該怎樣應對?帶著這三個疑問我們開始正文。
如果從品牌風格、定位這些方面來講,上述兩個品牌著實沒有特別之處,但品牌背景則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兩個品牌的東家都是國外廠商:一個是時下國內最火熱的國外牛仔品牌,一個是全球第四大服裝銷售集團。這兩家國外服裝公司都選擇在2010年下半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價位在中檔的高性價比服飾品牌,難道這只是一個巧合?可能有的讀者會不以為然,指出像ZARA、H&M、優衣庫等價位在中底檔的國外品牌早已進入中國。但筆者要說的是,這些品牌只是在國內一線城市開設專柜或者專賣店,而Denizen和IZOD一進入中國則明確市場發展路線,開設至少千家店。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信號——國外休閑裝品牌開始進入中國二、三線城市的中低端市場。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當時漢帛集團代理IZOD這個品牌是以高端品牌的規格來運作,時至今日,代理商換成了迪尚集團,而目標市場也換成了中端市場。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休閑裝市場容量達到4500億,而如果從我國城市類型分析,二、三線城市數目及相應的市場容量遠大于一類城市。特別是中低端市場,二、三類城市又是國內品牌收入和競爭的主陣地。時至今日已經2010年,一旦國外品牌也進入這個市場,不管是對于國內品牌還是國外品牌,甚至中國休閑服市場本身,這無異于是一個轉折。
而面對這樣一個情況,國內品牌應該怎樣應對呢?筆者作為某休閑服裝公司企劃部負責人結合自身工作談一下對這個情況的看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