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成就第二產業鏈的支點
與國外同行相比,中國時尚業的創意產業鏈可以說剛剛起步
“媽媽,我要一個喜羊羊玩具!”
在杭州利星的玩具“反斗城”,一個喜羊羊公仔售價49元,喜羊羊歡樂之旅手機繩8款彩盒裝售價58元,而毛絨玩具最貴賣到160多元。售貨小姐說,很多孩子路過都會被吸引,懇求父母下決心購買。
“喜羊羊”由廣東一家動漫公司創造,播放不久即火遍大江南北。動漫界業內人士判斷,這只羊的市場價值超過10個億,可以說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值錢的一只羊。
“喜羊羊”為何能發“羊財”?
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永強被稱為“喜羊羊之父”。盧永強說:“喜羊羊系列動畫片原來是給小朋友看的,后來成年人也喜歡,我們始料未及。”
創意發力 “第二產業鏈”
2009年9月,也就是第三屆“Reach&Touch時尚創意空間”舉辦前,時任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的陳大鵬在接受采訪時即提出了“創意產業鏈”的概念。他指出:“沒有創意的品牌無法發展和升級,沒有企業決策支持的創意無法落地,會失去創意的根本意義。二者只有結合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創造出商業價值。因此,我們應該打造‘第二產業鏈’,即‘創意產業鏈’。”
對此,北京順美服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司紅軍認為:“服裝不僅僅是制造業,而更應該是文化創意產業,是時尚流行產業,中國在創意產業鏈上還處于較低的位置,需要更多的提升。”
據司紅軍介紹,順美近年來不僅聘請了國際一流的設計團隊,還加緊培養自己的研發隊伍,成立專門的研發中心,研發人員是原有的三倍。從面料、輔料到設計、工藝,都以打造時尚精品為目標。
北京派克蘭帝有限責任公司總裁羅建凡也認為,創意對于中國服裝業非常重要,“中國在這方面和國際相比還比較弱,無論是產品還是其他方面都給人千篇一律的感覺,這說明中國服裝企業缺乏自己的想法,缺乏自信。”不過,羅建凡說:“我們也不能太急,企業需要一些成長的時間。畢竟,中國的商業時代還太短,而創意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想法。我們要想打破創意的瓶頸,就要認識到創意是什么。創意絕不僅僅是設計產品這么簡單,而是體現在方方面面很多環節上的,比如渠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才能有創意。”
營銷創新拉動
2009年6月15日起,美特斯邦威全面展開“美特斯邦威——變型看我”的營銷攻勢,此次整合營銷活動著重推廣美特斯邦威2009年夏季時裝,并和即將全球同步公映的變形金剛系列電影《變形金剛:墜落者的復仇》展開全面聯合品牌合作,旨在增強美特斯邦威這一零售品牌的國際形象,同時也結合這樣一個時尚事件制造新的品牌話題,結合電影等一系列話題營銷。使得品牌得到深度提升。
可以說,在借助外力、整合創意產業鏈方面,美特斯邦威的做法可圈可點:既取得了效果,又不用投入大量資金建造自己的創意產業鏈。
作為中國最大的休閑服裝品牌之一,美特斯邦威品牌形象在《變形金剛2》影片中的全面展示,成為一頓地道的商業大餐。美特斯邦威特別為變形金剛開發了幾個系列的服飾,共200多款色,100多萬件。隨后,著手全新的整合營銷,在店鋪、網絡、雜志、電影院形成聯動,拍攝了TVC和平面廣告,舉辦促銷活動,并投放大量廣告。
嘗到了甜頭之后,美特斯邦威從國外“殺”回到國內,與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展開合作。
2010年,美特斯邦威推出旗下最具創意的產品系列——MTEE,繼3月8日MTEE與美國夢工廠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之后,美特斯邦威回歸到最能代表本土文化的中國經典動畫文化,將《大鬧天宮》、《黑貓警長》、《哪咤鬧海》三部經典動畫中的代表人物作為“潮流代表”,通過更多時尚元素的加入,如九宮格、復古紅白配,以及更多新元素的融合,讓曾經的經典從潮流設計中獲得新生,把 MTEE一直堅持的Kidult情節詮釋得深刻,更能引起80年代人的回憶。
{page_break}
科技創新支撐
如果不小心將油污灑在價值不菲的西服上,你會怎么辦?多數人只能將西服送往干洗店。
如今,這一切有了新的解決辦法,消費者可以在市場上買到一種拒水、拒油、防污、環保、經濟耐用新型西服——雅戈爾納米西服。這是雅戈爾去年繼納米VP免熨襯衫后推出的又一高科技新品。
2003年,納米面料被《福布斯》雜志評為年度十大納米產品之一。雅戈爾順勢而動,與國際著名的納米材料研究單位Burlington公司合作,利用自身強大的紡織生產線,運用國際領先的織布技術——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納米技術加工,最終研制出了納米西服布料。
用雅戈爾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如剛的話說,“雅戈爾一貫追求‘科技改變生活’的理念,滿足消費者越來越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和快節奏的現代時尚生活方式。”
雅戈爾非常重視以科技創新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每年都要拿出銷售收入的3%做為技術開發經費,這個比例在同行業中是非常高的,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
創意產業鏈任重道遠
總體而言,中國的創意產業還沒有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鏈,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比較明顯。
“創意產業不僅能直接推動經濟發展,不斷涌現的各種創意元素也能給各個行業和經濟活動增加活力,并提升附加值。”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厲無畏這樣說。
“創意產業依托持續創新,會適時發生在所有的行業、產業領域,位居價值鏈高端。”厲無畏強調,對創意產業的理解不應局限于文化產業領域,而應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豐富創新度的任何產業。
在許多傳統行業,新奇的創意元素也能帶來可觀的增值。
這個逐漸變平的世界消除了很多創意的藩籬,而且創意的傳播路徑與速度都在呈現爆炸式的增長。
創意產業得以萌發、繁茂,直至長成參天大樹,也要天時地利人和。
據相關統計,早在2003年,創意產業就已成為英國產值第二大產業,占GDP的7.9%,提供14%的就業機會。
美國的“版權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以后就成了最大的產業,占到GDP的7.75%,而且統計中還不包括旅游、教育和會展產業。
新加坡創意產業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3.4%,政府希望到2012年創意產業的增加值能提高到全國GDP的6%,而且樹立起“新亞洲創意中心”的聲譽。日本、韓國政府也在積極扶持本國創意產業的發展。
盡管前途光明,但現階段中國的創意產業畢竟處于培育期。在知識產權和人力資本這兩個最重要的節點上,中國的創意產業有些乏力。
“和發達的國家、城市相比,差距還比較明顯,不光表現在一些具體的指標,如占GDP的比重、就業人數及比例、產品出口額這些方面。”厲無畏認為,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在于以下幾點:
行政條塊分割,不同地區、部門之間的協調不到位,而創意產業從根本上要求高度的融合性。
社會環境的寬容度不夠,現實中比較大膽的、有爭議的創意會受到各方各面的遏制,這往往會削弱創意企業的優勢,從長遠來看也不利于人才的培養。而目前看來,人力資本是匱乏的——不論是高端的內容創意人才,還是成熟的市場運作人才,都不夠充足。
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力,這是產業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也是多年的沉疴。
總體而言,中國的創意產業還沒有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鏈,這和走在前列的國家相比,差距比較明顯。比如在韓國,一部電視劇在制作過程中就吸引觀眾互動,采納他們的創意,而后整個成熟的商業運作又帶動了廣告、數碼、服裝、時尚消費、旅游等各項產業,產出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創意產業在東南亞經濟危機中挽救了韓國經濟。
打造創意產業鏈,任重道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