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三季度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數據分析
經受國際紡織服裝行業經受重大沖擊而致使2009年出口額出現大幅下滑。最近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表示,今年1-9月我國出口紡織服裝(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服裝及衣著附件)1814億美元,同比上升49%。其中,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32億美元,上升19%;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681億美元,上升30.7%。
歐美市場增長迅速 總體增速穩中有“緩”
我國紡織服裝出口3月份開始出現企穩回升態勢,并在8月份環比小幅回落。8月份當月出口156.9億美元,環比下降4.1%。但在9月出現微幅反彈,當月出口達200億美元左右,環比上升25%左右,同比增加近20%。
我國服裝主要以歐盟、美國和日本為主要出口市場,對美、日出口微增。今年年1~6月我國出口歐盟紡織品達53.46億美元,同比增長30.92%;出口服裝達140.43億美元,同比增長14.42%。6月當月紡織品服裝出口歐盟總額45.73億美元,環比增長31.82%,增長明顯。其中紡織品出口9.56億美元,同比增長10.05%,環比下降4.88%,服裝出口36.17億美元,同比增長24.64%,環比增長46.81%。歐盟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7月,受德國經濟強勁復蘇以及消費者對失業率擔憂情緒明顯緩解的影響,歐盟27國和歐元區16國的“經濟信心指數”雙雙走高,分別達102.2點和101.3點,較2010年6月分別上升1.9點和2.3點。預計在未來幾個月,歐盟工業部門的經濟復蘇進程仍將持續。中國對該地區的紡織品服裝出口繼續呈復蘇態勢。6月美國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91%,一舉扭轉了3月、4月、5月連續三個月下滑局面;5月服裝類商品庫存額同比下降5.40%,降幅連續4個月收窄,補庫意愿正在增強。
在此形勢下,上半年我國對美國市場紡織品服裝出口明顯復蘇。2010年1~6月我國紡織品出口美國為47.95億美元,同比增長34.77%;服裝出口達101.97億美元,同比增長25.73%。6月當月,紡織品服裝出口美國總額達34.46億美元,同比增長29.56%,環比增長16.57%。其中紡織品出口9.97億美元,同比增長9.76%,環比增長2.25%;服裝出口24.49億美元,同比增長19.81%,環比增長23.62%。補庫存行為屬于短期行為,背后缺乏消費者購買力恢復的支持,所以預計下半年紡織品服裝出口至美國的增速會有所放緩。
一組漂亮的數字和市場現狀折射出紡織服裝出口正呈現強勁的反彈態勢。訂單多了、生意好了,對企業來說應該是好事,企業緣何會不開心?
其原因有三:原材料漲價、用工成本提高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壓力。
專業人士分析,一季度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市場的回暖”。據美國棉花公司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從今年年初開始,隨著歐美市場的復蘇,消費者信心的回穩,歐美市場對中國紡織服裝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美國的紡織服裝零售市場復蘇更快,1至3月,美國紡織服裝零售同比增長6%,高檔名牌服裝的銷售增長更是達到22%。中國作為美國紡織服裝的主要進口國,企業普遍感受到了這一輪市場復蘇帶來的暖意。
“在感受到市場暖意的同時,企業也普遍感受到了壓力。”某紡織品公司負責人稱,從今年開始,該公司為完成訂單,公司大量招工,生產線滿負荷運轉,也難以趕上客戶訂貨的速度,感覺很疲憊。另外,為了招到工人,支付給工人的工資上漲至少20%,與此同時,棉紗、金屬配件等原材料還在不斷漲價,這些都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大幅提高。“最主要的是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讓我們對未來的市場充滿擔心。”該負責人稱。
寧波大豐服飾公司旗下品牌Coolpool的總經理楊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其公司成立十年有余,期間一直保持平穩發展,但匯率及其他因素導致其上升擴展受阻。上半年公司在出口日本的外貿業務中一度調高報價,相比平常提高了20%之多。
加工貿易出口下降明顯
一般貿易出口占7成以上,加工貿易出口下降明顯。截止今年8月,我國今年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紡織服裝755.7億美元,下降8.6%,占同期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的72.1%;同期,加工貿易出口223.6億美元,下降19.3%,占21.3%。
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復蘇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影響:
一是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近期人民幣升值,對紡織服裝出口造成了一定影響。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測試結果顯示,目前我國紡織品服裝企業的平均純利潤率在3%至5%,有的企業甚至遠低于3%。由于目前我國紡織服裝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95%以上企業是生產中低端的貼牌產品,與國外廠商的議價能力很弱,匯率方面帶來的損失無法通過與客戶協商、改善供應鏈管理等方法消化,提價的可能性又幾乎為零。如果人民幣升值幅度過大,將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造成嚴重的打擊。
二是國家之間的貿易壁壘的增多企業出口難度。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反映,歐盟業界正在籌備向歐委會提出申請,對來自我國進口的精梳羊毛、床單和戶外服裝提起反傾銷調查申請。歐洲服裝和紡織組織(EURATEX)也正在醞釀對我國紡織業的所謂“補貼”問題要求歐盟政府向WTO提起申訴。據專業媒體報道,2010年,美國將會繼續圍繞著兒童消費品制定相關的法規。
三是服裝生產成本的波動影響銷量。從2009年年底開始的這一輪紡織業成本上漲是近幾年來幅度最大的一次,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已從2009年9月的每噸13040元升至今年3月1日的每噸15200元。此外,人力成本直線上升直接削弱了紡織企業的產品價格競爭力,而國內紡織企業靠自身能力壓縮成本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由于市場流通的棉花供應量減少,走高的采購成本以及下游紗線價格的疲軟,令紡織企業兩面受壓,而紡織產品在國外市場售價也難以相應上升,紡織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明顯擠壓。
四是主要競爭對手的成本優勢逐漸增強。由于我國土地、勞動力等綜合成本不斷上升,越南、印度等周邊國家的成本優勢得以體現,部分服裝訂單開始向周邊新興紡織工業區轉移。數據顯示,孟加拉國國勞動力成本是0.22美元/小時,柬埔寨是0.33美元/小時,越南是0.38美元/小時,印度是0.51美元/小時,而我國是1.08美元/小時1,我國紡織服裝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減弱,部分歐美訂單轉入周邊國家。
9月出口同比增長19.49%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由海關總署發布的9月份單月數據顯示,我國紡織服裝9月出口200.16億美元,同比增長19.49%,其中,紡織品出口68.15億美元,同比增長20.19%,服裝出口132.0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9.13%。相比前幾月增速有所放緩,原因如下:
歐美地區補庫存的效在應逐漸減小。歐盟為減少財政赤字將制定財政緊縮時間表,歐元區8月零售環比下降0.4%,9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創1月來新低;美國經濟增長雖趨穩,但就業及信貸市場復蘇緩慢,對消費需求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抑制。
出口價格上漲影響出口量。盡管9月份原材料價格繼續攀升(9月國內328級棉花價格2.26萬元/噸,同比增長75.49%,環比增長25.99%;滌綸短纖價格1.06萬元/噸,同比增長21.33%,環比增長10.44%)、企業招工困難導致的工資上調、貿易摩擦增加及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大的影響,使得企業出口產品的價格被迫提高,但是部分議價能力較弱的企業在成本上升的壓力下選擇毀約放棄訂單,從而減弱了因出口價格提升帶來的出口金額增加效應。
2010年紡織服裝行業仍然面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出口增長也仍然難以恢復到較高水平,但內需市場仍將對行業發揮著拉動作用,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將繼續取得成效,在國際市場環境基本保持穩定的條件下,紡織行業將繼續實現穩步回升。預計2010年全行業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同比增長約4%,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約11%,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約10%。
今年9月,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保持八連漲的走勢,一度跌破6.70重要關口,并連續8個交易日刷新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不少機構預測,未來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有望延續。
人民幣升值直接導致我國紡織服裝的成本和報價,也意味著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低價競爭優勢減弱,出口將受到一定的抑制。部分議價能力強的企業能通過提價轉移部分升值壓力,而無競爭力的企業將會率先受到沖擊。
此前,曾有權威測算稱,服裝行業等深加工產品因包含的勞動力價值較多,比較優勢明顯,其價格比國際同類產品低15%以上,因此議價能力較強。但是,服裝業出口依存度為60%,服裝業因出口依存度最高,受損最大,人民幣每升值1%,服裝業的全面受損程度表現為行業利潤率下降6.18%。因此業內普遍預計,今年四季度紡織服裝行業的出口復蘇步伐將有所減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