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集團成功研制出功能潛水鞋
近年來,戶外運動,市場潛力巨大。雙星海江公司積極研究潛水鞋制造技術,最近研制出了功能過硬、個性十足的雙星潛水鞋。
雙星潛水鞋幫面運用四面彈布和膠部件,大部分采用膠部件覆蓋,結合水中運動要求,鞋的上口進行了無彈性處理,而同源膠部件,滿足了鞋面貼片與大底同料的技術要求。該鞋鞋幫外側附有PP帶和不規則“8”字形膠皮裝飾件,大底是“葫蘆形”膠皮,使該鞋在確保水中運動良好的防滑、隔涼、舒適的功能化基礎上,兼具美觀、時尚、個性特色。目前,雙星潛水鞋已成功打入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高端市場,客戶多次追加訂單。
補充:
對于許多鞋企,尤其是珠三角一帶的加工型外貿鞋廠,今年遭遇嚴重用工荒的禍根其實在兩年前就已埋下——2010年,珠三角缺工達200萬以上,工廠為招工愁眉不展。2008年,也正是在珠三角,金融風暴來襲讓鞋廠訂單銳減,工廠為了節省成本大幅裁員,當時有的鞋廠裁員率高達50%以上,殊不知正是這樣的做法,讓大批工人流失,再也不回來了。工人不是簡單的商品,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盡管金融危機時的裁員并不是工荒的根本原因,但其中折射出中國工廠的巨大缺陷——一家企業可以隨時炒掉50%的員工,員工的基本利益和待遇得不到保障,這反映出企業長期以來只將工人當作低廉成本、缺少人文關懷的慣性思維。
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富士康跳樓事件”,正是這種缺陷被集中放大到極端的表現,“十三連跳”的殘酷事實讓打工者的生存狀態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在這場社會大討論中,鞋業界人士應該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字眼、熟悉的觀點,更應有感同身受、未雨綢繆的反思和措施。盡管鞋類企業還未出現此類大規模過激事件,但是勞資矛盾、工人歸屬感不強、流動性大等問題在鞋業界存在已久,這正是導致工廠招工難的重要原因。
眾所周知,現在進城務工的民工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生的新新人類,計劃生育的實施本來就讓這部分人口的絕對數量無法和上世紀90年代的“打工大軍”同日而語,教育程度的提高、農村生存條件的改善、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又大幅分散了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去向,這部分年輕人進城打工的目標,已經從他們父輩渴望的“基本生存”變成了現在“體面地生活”。他們的愿望不再是任勞任怨、埋頭苦干一整年,寄錢回家養家糊口,不再滿足于機械地、重復地出賣他們廉價的勞動力,這也是社會發展后人的意識覺醒、思維進步后的必然結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改變自身命運,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鞋廠中日復一日的流水線式工作,對現在的打工者還有多少吸引力也就不言自明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