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跌跌不休”使中國出口受損
人民幣“被升值”
近一時期,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沖擊下,避險資金紛紛轉向美元資產,美元走強,美元指數先后突破84、85和86,美元對歐元、英鎊、澳元和瑞郎等貨幣紛紛升值。隨著美元走強,人民幣也跟著升值。美元匯率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人民幣對非美貨幣的匯率,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的條件下,美元對歐元、英鎊匯率升值的變化必然會反映到人民幣對歐元、英鎊匯率上,隨著美元對歐元、英鎊升值,人民幣對歐元、英鎊匯率也跟著升值。
半年前1歐元兌換人民幣在10元左右,目前只能兌到8.4元左右,貶值的幅度在15%左右。由于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任何一國的匯率變動都可能對其它與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造成影響,此次亦不例外。
歐盟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市場、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占中國貿易規模的16%,因此半年來歐元的貶值,對中國企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商務部官員表示,歐元貶值會給中國的出口商造成巨大的成本壓力,也會對貿易政策的調整產生影響。
對歐出口二季度或現拐點
受目前歐盟經濟不明朗的影響,中國紡織服裝對歐盟出口超過10%的增長勢頭可能在第二季度出現拐點。
“自去年來,對歐盟的出口情況都不大理想,今年初歐盟采購商為了補充庫存,略有些反彈,但終端消費始終不大有起色,近一段對歐出口再次扭頭下滑,比金融危機前同比下滑了40%,而在剛結束不久的廣交會上,幾乎沒接到歐盟訂單,這可預見未來幾個月對歐洲出口將非常慘淡。”華美線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曉南接受采訪時表示。
周曉南談到,向來對歐盟出口基本是以美元結算,因此并不擔心賬款受歐元貶值的沖擊,但歐元貶值會影響到采購商下單,加上歐盟市場消費依然疲軟,歐盟訂單在明顯減少。
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鐘浩森則反映,美國、加拿大以及亞洲等市場的訂單都在逐步回暖,唯有歐盟采購商的訂單又開始下滑,訂單變得又小又零散,而中國生產成本在不斷上漲,成交難度加大。
“例如歐洲專賣店里,一些牛仔褲基本價長期以來都賣19.9歐元,而目前在經濟依然不景氣的情況下,不可能漲價,因歐元貶值,采購商采購成本不斷加大,利潤空間變小,因此一向給價比較豪爽的歐洲客也開始壓價,但原材料以及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中國廠商也基本沒什么讓利的空間,加上歐洲訂單量又沒美國客戶大,廠商很難靠規模來降低成本。”鐘浩森說。
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復蘇,今年第一季度,歐、美、日、韓等我國服裝行業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需求也出現明顯反彈。今年1-3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379.03億美元,同比增長15.40%,其中對第一大出口市場歐盟的出口達到81.07億美元,對第二大出口市場美國的出口達到56.19億美元,增幅分別為16.82%和21.83%,二者合計占到我國紡織品出口總額的36.21%。不過,業內普遍反映,隨著歐盟經濟波動,我國紡織服裝對歐出口有可能在第二或第三季度再次扭頭下探。
由于去年第一季度對歐盟出口基數比較低,因此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有不錯的增長,加上中國紡織服裝對歐出口最重要的德國、法國等幾個國家經濟還比較穩定,而發生經濟危機的希臘等幾個小國在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中所占份額極小,因此從前幾個月的情況來看,中國紡織服裝對歐盟出口還算比較正常,但未來情況就未必樂觀。
一方面,市場擔心希臘債務危機蔓延;另一方面,由于貿易周期歐元貶值帶來的影響會有一定滯后性,可能從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度開始對歐出口將放緩甚至再度出現負增長。從中國外貿晴雨表的廣交會也可看出,歐盟采購有疲軟的跡象。
訂單開始下降
今年4月份舉辦的第107屆廣交會,共有212個國家和地區的203996名境外采購商到會,比去年秋交會增長8.4%。但歐盟與會采購商與去年秋交會相比下降了15.2%,日本下降4.6%,美國到會采購商增加3.8%。新興市場采購商明顯增多。亞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到會采購商人數均保持增長。
歐盟經濟疲軟加上歐元貶值,有些中國企業蠢蠢欲動到歐洲收購服裝、鞋等品牌。TPG董事總經理馬雪征認為,現在未必是海外抄底的最佳時機,還是要看中國企業是否做好相關走出去以及整合的準備,要不還是具有一定風險。
曾經風光無限的歐元眼下正成為中國出口企業最大的糾結所在。
“最近,以歐元結算的訂單幾乎全部虧損。”江蘇南京一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負責人直言歐元持續貶值帶來的影響。“紡織服裝出口的利潤一共才幾個點,歐元最近貶值了十幾個點,相當于我們的成本一下子增加了這么多,肯定會影響采購商的采購信心。” 他表示,雖然以歐元結算的訂單在公司整體業務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不過,鑒于歐盟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公司歐洲業務部已經預警:今年出口歐洲的業務很可能會出現虧損。“目前我們希望人民幣匯率能夠保持穩定,這是抵消歐元貶值沖擊的唯一方法。”
今年以來,歐元一直以疲軟的態勢不斷下跌,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對其累計升值幅度已達14.5%,這使我國對歐出口企業不得不面對普遍性的成本上漲。
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分析,此前歐元貶值相對緩慢,然而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貶值幅度迅速加大,幾乎等同于政策直接調控的效果,因此,中國出口到歐洲的機電、輕紡等產品會在隨后感受到明顯沖擊。
穩定歐元是頭等大事
霍建國分析,我國對歐出口的增速目前尚維持在25%,不過,由于歐元迅速貶值的影響可能會相對滯后,因此5月份我對歐出口增速恐有回落,6月份我對歐出口增速回落會比較明顯,接下來 可能進一步下降6-7%。
“目前,美國已經開始擔心歐元的走勢,中國的出口也會受到較大沖擊,可以說穩定歐元是當前頭等大事。”霍建國強調。
溫州奧康鞋業進出口業務負責人李海軍指出,歐元的疲軟反映的是目前歐洲的經濟狀況以及民眾的消費能力。由于主要的匯率風險由采購商來承擔,很可能導致他們不敢下大單和長單,轉而下小單和短單,進而使中國出口數量萎縮。
李海軍同時預計,下半年公司對歐出口形勢不樂觀,今年全年對歐出口則會有所下降。
來自路透社的消息指出,歐盟執委會的近期預估值顯示,歐元區16國5月消費者信心指標跌至負17.5,重新陷入7個月以來的最低點;而范圍更廣的歐盟27國,該指標則由4月份的負12.3降至負14.7。
消費者支出的下滑,如今已成為歐元區的軟肋,如果歐元繼續貶值,中國對歐出口將遭重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