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代理商鄧興超:專心致志做內衣
舒雅、barbara、華歌爾、奧黛莉……這些溫州女性消費者耳熟能詳?shù)膬纫缕放疲际前舶操Q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鄧興超代理的。而且,即便沒有“舒雅、barbara、華歌爾、奧黛莉”,消費者仍然會到“安安”買內衣;內衣品牌商依然非常愿意與“安安”合作。
嘗試轉了幾次行,終于在“內衣”業(yè)界專心致志,鄧興超這位“女人裝”里的當家人,幾經歷練終成內衣業(yè)小有名氣的“牛”代理商。
別人準備高考,他去讀夜大
1989年,高三。
那年,當其他同學或準備高考,或準備找工作的時候,家住溫州市鹿城區(qū)的鄧興超卻去報了夜大,認認真真地學起了會計。
雖然高中畢業(yè)后,他可以有一份安安穩(wěn)穩(wěn)的工作,但當時年少輕狂的鄧興超,早有自己的想法:不想當安分守己的上班族,想學做生意,而會計里的很多知識,今后沒準用得上。
1991年,他與朋友把溫州的童裝批發(fā)到上海賣,在四川北路、火車站、新客店等地賣場都設有專柜。但兩年便結束了童裝生意,回到溫州,在人民西路花一千多元錢,租了個小位置,到別人廠里拿貨賣西服,中間賺點差價。之后,自己去福建進面料做服裝,直接在人民西路賣……雖然也賺了點錢,并注冊了自己的商標,但鄧興超覺得自己這是在出賣勞力,不適合。再次決定轉行。
這樣轉來轉去,賺來的錢也基本花完。
茶座忙賺錢,內衣店忙花錢
1993年,鄧興超與幾個朋友合伙開了一家音樂茶座,當時16萬元的投資,三個月后就有分紅了。以后每周都常有四五千元的分紅,這時,他算是真正賺到了“第一桶金”。但即便如此,第一年鄧興超還是沒錢。他仍然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即便花錢,也是一門大學問。而挺賺錢的茶座,為這種學習提供了物質支持。
這期間,他和一個同學一起跑上海,搜網(wǎng)絡,希望能夠尋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下定決心打“持久戰(zhàn)”的行業(yè)。直到有一天,他逛到上海“古今”內衣店,看到一件件品牌內衣價格不低,但頗受歡迎。當時溫州還沒有一個真正的品牌內衣店。兩個大男人決定到溫州賣品牌內衣,至此鄧興超與內衣結下不解之緣。
第一年,鄧興超在五馬街高公橋租了30平方米的店面,賣他的第一個代理品牌“百利安”。由于當時品牌內衣在溫州尚未普及,一年下來,虧了五萬多元。第二年,鄧興超增加了投入,在廣場路開出了第二家專賣店,同時注冊成立了安安內衣貿易公司,并在電視臺投放廣告。
當時,鄧興超的想法很簡單,同樣品牌開第二家店,可以給消費者一種感覺,“我們在發(fā)展”。而且多個店,就可以多個給消費者認識自己品牌的機會。而茶座每周的分紅,他是有多少錢,就投多少錢到內衣上去,不計后果地為內衣品牌投入、鋪路。這邊賺錢,那邊花錢,最初那幾年,鄧興超一直都沒盈余多少錢,但“安安”在消費市場、內衣業(yè)界越叫越響。
梳理品牌,代理商如此牛氣
國內排名前十名的內衣品牌,安安公司旗下攬了5個。
10多年時間,安安曾經經銷代理過的內衣品牌有30多個,但目前代理的只有7個。
在這些曾經代理過的品牌中,“年齡”最大的有135歲,最年輕的品牌也有45歲。
在溫州、臺州、麗水、金華等地已有80多個銷售網(wǎng)點。
當初,在代理第一個內衣品牌百利安之后,鄧興超去找其他內衣品牌談合作,處處受挫。許多像安利芬、奧黛利等品牌認為百利安的品牌定位與他們不符。由此鄧興超便萌生要做自己商鋪品牌的想法,誕生了“安安”。
在大多數(shù)內衣品牌還沒有考慮做代理,特別是香港、臺灣一些品牌公司里,甚至連現(xiàn)成的代理合同都沒有的時候,鄧興超帶著“安安”主動找上了門去要求代理。漸漸地,“安安”得到了內衣業(yè)界的認可。
在代理中,鄧興超找的不一定是對代理商支持力度最大的品牌。甚至,有些宣傳廣告都是自己公司在投入,而不是品牌廠商。有一個品牌,在溫州原本是其他代理商經營,轉到安安旗下后,第一年業(yè)績便提高了一倍。
打造“安安”商號品牌
鄧興超最大的工作量,是定期拜訪一些內衣廠家。他希望能不斷給安安帶來好的內衣品牌,不一定是代理,也可以有其他合作方式。總之,只要是品質好、時尚感強的內衣產品,都可以網(wǎng)羅至安安內衣旗下。
他說:“安安”是賣內衣的商號品牌,無論品牌怎么變,品質不變,服務不變。
現(xiàn)在,隨著內衣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鄧興超已開始著手重新規(guī)劃“安安”的未來。安安不止開始招商,還在招人。鄧興超笑言,自己老矣,思維有定式,對公司進一步成長不利。要讓“安安”品牌繼續(xù)有活力,需要注入更新鮮的血液。
采訪手記
創(chuàng)業(yè)時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喬頓集團董事長梁輝光常會說一句話:“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他說,選對行業(yè)非常重要,選對了,踏踏實實去做,每個行業(yè)都可能出龍頭。
對鄧興超來說,他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似乎很順利,沒有大風大浪,也沒有過多摸爬滾打。但從他少年時代開始,他便深知這“入行”的重要。
不熟悉、不知道自己該入什么行。鄧興超學習了許多年。自己力不能及的、不夠適合的,他都去嘗試了,以快樂的心態(tài)去學習。選定之前,先做全面深入的功課,一旦入行,便義無反顧。
對鄧興超來說,年輕的選擇似乎如此簡單,不是好運如何眷顧,而是因為知道“我要的是什么”,并如此執(zhí)著。

2、本網(wǎng)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wǎng)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wǎng)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