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中國內買手若干問
服裝行業中:國內買手薪資如何?
答案:30~40萬年薪屬中檔偏下水平。
在近一個月的服裝企業隨機調查走訪中,記者發現企業對品牌買手很認可。正因此,買手職位正逐漸升溫。
據北京九派機構咨詢管理高級顧問邵立剛介紹,買手年薪在30~40萬元的僅僅屬于中檔偏下水平。好的買手年薪可達60萬~80萬元以上,并且供不應求。當然,這也對買手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要了解這個行業的操作規范和基礎知識,最起碼擁有三年以上的服裝業工作經驗等等。
服裝行業中:國內缺少買手人才嗎?
答案:買手人才缺乏。
企業需要專業的買手人才卻沒有辦法找到,這也是買手制無法實施的原因之一。針對買手教育問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服裝設計系副教授魯閩認為,教育的缺失是買手人才短缺的關鍵。“開設買手專業是有必要的,因為品牌的多元化催生了對品牌買手的需求。但這并不是一個理論性很強的專業,必須注意深入市場,了解消費者以及分析熱銷產品。對于這類實際操作性較強的專業,僅靠學校的理論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很難勝任買手工作的。”
對此,魯閩建議通過學校與企業合作展開人才培養,或者院校開設短期培訓班、隨后進入企業實習,以解決買手人才培養的問題。
服裝行業中:哪些人適合轉型做買手?
答案:銷售與設計師兼可。
“確實,最近兩年品牌買手的概念實在太火了,這對我們來說并不意外。”北京某知名童裝企業采購部的李經理表示,其實每家企業都有買手,以童裝企業為例,她和她們老板就相當于買手。“我們會不定期地到各國各地去買樣衣,然后放到訂貨會上展示,代理商看上的款我們就直接下訂單。下個月我們打算去韓國選購一些童裝,用在今年的秋冬訂貨會上。”
邵立剛則大膽表示:“中國最強的買手應該從代理商中發展出來,其次才是品牌公司。”他認為品牌代理商在整個產業鏈中的處境是最難的,對上要遵循品牌商的規則,對下要看消費者的臉色。因此,在邵立剛看來,代理商一旦在采買行為上出現小偏差,很可能產生大庫存,那么賺取的利潤就變成了一屋子存貨,所以代理商最有可能轉化成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買手。
邵立剛認為,就目前來看,體育品牌中不乏優秀買手,甚至很多代理商就是很好的買手,未來中國的大量買手應該是從代理商和品牌商中間慢慢誕生。
國內的買手一般都是從兩個職位轉過來的,一個是從銷售崗位轉到買手,另一個是設計師轉型做買手。這兩個職位的轉型過程中,都有各自優勢和瓶頸。營銷人員轉型做買手的優勢在于他們每天觀測銷售數據,理性分析是長板,而最大的短板在于對流行要素的把握相對不夠。設計師對流行趨勢敏感度特別高,可是他們的致命弱點是缺乏理性分析能力,也需要突破。
通常,從銷售人員到買手,轉型速度會比較快,但是他們受到的局限較大,水平提升得慢,要想成為“大買手”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而設計師如果能把數據分析這一關過了,將來很可能成為高層次的買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