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溫州鞋業浴火重生記(4)
“走出去”戰略不斷深化
由區域集群向國際產業鏈融合
勇于開拓國際市場,善于配置國際資源,不斷創新“走出去”形式,溫州鞋業力圖與全球經濟接軌,推進品牌國際化。康奈、東藝、吉爾達均入選2005—2006年度“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企業。
一是跨國投資,將“中國制造”提升為“世界制造”。康奈集團領辦商務部首批重點推出的總投資20億元的俄羅斯經貿合作區建設,進展順利。哈杉鞋業在尼日利亞投資辦廠,成為西非第一大制鞋品牌。榮光集團與埃及知名鞋企“成功企業”聯合辦廠。東藝品牌皮鞋已在俄羅斯走下生產線,成為當地熱銷產品。
二是建立國際戰略合作。溫州鞋業早在1991年就與國際零售業巨頭合作,作為其全球采購的重要基地。奧康集團與意大利鞋業第一品牌GEOX合作,雙向借道,網絡共享。康奈集團加入世界權威鞋類研究機構SATRA,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并與意大利KKGG公司旗下的“老爺車”聯姻。奧古斯都鞋業與日本鞋類進口商聯合開發抗菌鞋。紅蜻蜓集團與比利時著名鞋設計公司愛思康公司合作,致力于運動皮鞋的研發和生產。蜘蛛王集團與意大利景泰國際集團合作,生產安全系列鞋。巨一集團通過與德國DHM公司的合作,實現了民外合璧,借梯登高。
三是收購境外企業。哈杉鞋業收購了意大利威爾遜制鞋公司。
四是開設境外專賣網絡。康奈已在歐美10多個國家開出120多家專賣店,并在巴黎黃金地段開設旗艦店,標志著中國鞋業品牌融入境外主流商圈。
五是出國參展,培育和宣傳自主品牌。以溫州鞋類出口委員會成員為主,近50家企業參加歷年國際鞋展。
六是加強與境外同行業交流。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辦法,與西班牙埃爾切市鞋業協會坦誠對話,共同簽署以和諧共贏為主旨的《溫州宣言》。
走和諧發展之路
由重企業向分擔社會責任轉變
全行業在追求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承擔創建和諧社會的責任。奧康集團以構建新型勞動關系被授予“2007年全國五一獎狀”。東藝鞋業獲首批“全國和諧勞動關系模范企業”稱號。紅蜻蜓集團獲“中華慈善獎”。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獲“2006CCTV年度三農人物公益大獎”、“中國公益事業卓越貢獻獎”、“中國慈善特別貢獻獎”等稱號。
以人為本,關愛員工,已成為企業的共識。包飛機送員工回鄉過年,主辦中國農民工春節晚會,提供心理咨詢,免費提供早餐、體檢,配置小靈通和宿舍空調,發放食品津貼等等,這些都是企業為構建更加和諧、融洽氛圍的努力。巨一集團率先在全省民營企業中通過了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體系認證,使企業的用工環境、勞動權益保障、產品環保等均達到國際相關標準。
各企業積極參加扶貧、救災、助學、擁軍、慈善捐獻等活動。2008年,各企業在幾天內,向遭受地震重創的四川災區捐贈3000多萬元的賑災款和物資。
不少企業以關注弱勢群體為己任,出巨資設立慈善資金。力西特集團建立2000萬元“慈善冠名資金”,杰豪集團創立1000萬元“希望工程愛心基金”,華峰集團設立1000萬元“華峰誠志助學基金”,榮光集團設立500萬元“公益慈善基金”。紅蜻蜓集團總裁錢金波向教育事業捐贈2360萬元。巨一集團捐款1000萬元設立慈善基金。奧康集團已向社會捐助7000余萬元,2007年,又啟動創始基金為2000萬元的“王振滔慈善基金會”愛心接力計劃;集團在西部建都,中部建城,既是謀求發展之策,也是響應國家開發西部的號召,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
全行業環保意識逐步提高,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造傳統生產方式。在原輔材料的選購上,堅持按綠色環保產品的標準,規范生產。遠東皮革獲“全國真皮標志生態皮革企業”。澳倫鞋業配置國內先進的高效節能多功能焚燒爐,使制鞋廢料全部得到無害化處理,同時該設備還具備聚熱、制熱的功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