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員制定紡織服裝非法進口法律草案2
除進口商外,使整個供應鏈中其它的各方也對故意低報進口服裝價格的行為負責,以征收更多的關稅或對更多主體課以罰款;
對提交虛假信息的進口商進行處罰,使涉案商品有可能被扣押和充公;
增加進口保函金額,使之涵蓋關稅、規費和預估的罰款金額;
要求宣誓書上增加更多信息,包括銷售或起運日期,集裝箱號和提單信息等;
要求美國海關公布故意違反紡織品進口法律的公司資料;
在美國司法部內建立一個專門處理紡織品成衣違法進口案件的辦公室;
美國國內紡織業者對法案的提出表示歡迎,稱之為美國歷史上首部專門針對紡織品成衣的海關執法法律。但該法案在貿易界也引起了很大爭議,不少進口商表示反對。美國國內紡織業一直指控大量來自中南美洲的紡織品不符合美國與這些國家雙邊或多邊協議的規定,不少甚至是非法轉口的第三國產品,例如來自中國、巴基斯坦的紗線和牛仔布。這種情況近年愈演愈烈,導致不少美國公司倒閉。此外,也有業者指控來自亞洲的成衣進口存在大規模的低報價格現象,給美國政府造成了巨額關稅損失。正是在這種大的背景之下,美國國內利益集團促成了這一法案的提出。
根據美國法律,外國公司,如成衣工廠和出口商,在購買美國進口保函,并指定了當地代理人的情況下,能以“外國進口商”的身份在美國為自己的服裝清關,然后把貨物交付給最終買家。近年由于美國海關對LDP交易中“人頭公司”代人清關進行嚴格盤查,一些中國出口商已經開始在美國以“外國進口商”的身份為LDP貨物清關。美國國會如果通過這一法案,將會給“外國進口商”清關模式帶來極大困難,從而進一步影響到外國成衣產品對美國的出口銷售。
李新宇和默懷恩兩位律師指出,上述法案的條款有把打擊成衣走私、低報貨值逃漏關稅的壓力轉移到中間商、LDP買家和貨代公司的明顯趨向。這與美國海關近年打擊“人頭公司”服裝進口商效果不佳有關。這種壓力是否能促進服裝FOB交易的回歸將有待觀察。此外,往墨西哥、中南美洲出口面料紗線的廠家,也應高度重視美國海關未來打擊非法轉口貿易的決心和力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