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下服裝企業如何突圍庫存痛點
高庫存,縮門店,“關店潮”……一段時間以來,因為行業不景氣,傳統品牌服裝企業狀況不斷。頗受關注的中國時尚零售業領軍企業美特斯邦威持續虧損,3年間關閉1500余家門店……
高庫存低利潤
公開報道顯示,國內時尚零售業領軍企業美特斯邦威困擾于高庫存已有數年之久。年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美邦服飾的存貨跌價損失達1.18億元,同比增加約68%,存貨周轉天數也從去年同期的149天上漲到2016年上半年的185.26天。
從2015年遭遇上市首次虧損后,美邦一直沒能走出虧損陰影。2016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美邦實現營業收入47.11億元,同比增長8.83%;凈利潤-1.5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虧12.73%
面對庫存積壓,服裝企業應對的措施并不多,關閉經營不善的門店較為常見。記者通過年報對比數據發現,僅在今年上半年,報喜鳥線下門店就減少了90多家。從美邦公告來看,門店數量已從2012年的5220家銳減到2015年的3700家。3年間門店消失了1500余家。
除了關閉店鋪,打折促銷也是多數服裝企業去庫存的傳統做法。記者走訪發現,美邦服飾每年都會舉行特賣會來銷售庫存,有的折扣低至三折,李寧部分產品在奧特萊斯工廠店的折扣率也低于五折。對于這種清理庫存的方式,行業分析師認為,花了大價錢請明星代言,但如果打折泛濫,品牌形象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自2010年以來,由于需求持續不振,庫存積壓就一直成為服裝行業的死結。對服裝企業而言,產品積壓不僅占用了公司的運營資金,也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和獲利成本,拉長產品的周轉周期,從而降低公司的整體利潤。
受庫存之累,國內服裝企業整體盈利情況欠佳。記者梳理了紅豆、雅戈爾、森馬、美爾雅、七匹狼等多家服裝行業上市企業發布的2016年三季度財報發現,5家知名服裝企業,只有1家實現了營業收入與利潤的雙增長。
這其中,紅豆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同比增長0.46%;森馬服飾實現營業收入71.24億元,同比增長15.47%;美爾雅實現營業收入3.02億元,同比下降11.14%;七匹狼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9%,凈利潤同比減少7.16%。
“當下服裝的整體趨勢進入下行區間,全世界都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最近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陰霾環繞之下的服裝行業,也有亮色引人注意。來自上海的國內第一家服飾庫存B2B交易平臺-大工廠快清倉平臺在行業內悄悄走紅。據大工廠CEO劉成輝告訴記者,大工廠快清倉定位品牌庫存尾貨的清倉交易,平臺獨特的B2B的交易模式,讓品牌商和庫存采購商能站在一個平臺公平交易,打破了原有的庫存處理渠道的好多環節,平臺做到了多快好省,讓雙方都得益,16年全年已經完成2.6億的品牌庫存交易撮合,并且在一帶一路沿線西南234線城市布局50多家線下品牌折扣特賣實體門店,打通了服裝庫存處理的新通路。這個是大工廠快清倉的小一步,也是整個服飾供給側改革的一小步,希望快清倉能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氣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