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周依舊是新興時裝力量獲得矚目的重要平臺
對于倫敦時裝周來說,總難以一言蔽之,但對于倫敦來說,更多的在于維持時裝傳統的同時創造可能性。雖然年輕稚嫩,天馬行空,卻充滿了新希望,誰知道哪天這些看起來陌生的品牌們會變成大牌,甚至哪天這些設計師會入主老牌高級時裝屋呢?
與更為傳統的巴黎和米蘭來比,倫敦時裝周以創意出眾,在社交網絡和新科技的運用方面,倫敦雖然不比紐約社交化來的高,高冷的倫敦人依舊在尋找新科技帶來的新鮮感。去年高街時尚品牌的代表TOPSHOP在發布會上與Facebook的合作還歷歷在目,今年他們又會拿出怎樣的新花樣?Burberry又會怎樣運用社交平臺進行品牌傳播?
作為創意產業之都,英國從來不缺鬼才。而這座城市所具有的保守和包容共存,傳統與創意齊飛的特性,給這座城市的時裝周也烙下了重重的英式印記。與其他時裝周相比,倫敦時裝周擁有著更多的新興設計師品牌,而當人們厭倦了大牌們千篇一律的“浪味仙”設計時,那些天馬行空的設計便可以拿來洗洗眼。
得益于時尚媒體們的賣力普及,人們對于時裝品牌的了解誒越來越多,那些對時尚有熱情的潮人男女們,逐漸開始脫離傳統的時裝大牌,轉而對于出現在倫敦時裝周上的小眾品牌如數家珍。雖然許多品牌尚未進入中國市場,但得益于社交網絡的傳播以及代購行業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出現在倫敦時裝周上的設計師品牌進入了中國消費者的衣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