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生意不好做 旺季不旺原因何在?
連日來,記者走訪我市多家大型賣場,發現不少羽絨服專賣店冷冷清清,打折優惠的廣告宣傳隨處可見。然而,大力度的折扣并沒有帶來旺盛的銷量,前來購買和問價的顧客少之又少。
在塔南路丹尼斯生活廣場,一位營業員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正在搞活動,買350元返150元券。記者挑選了兩件羽絨服,營業員表示,這兩件都是今年的新款,加起來共1499元,現在只要1000元出頭就能買下。
“這幾天我在網上和實體店都看了,感覺今年羽絨服總體比去年便宜。”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往冬天,商場里售價在兩三千元的羽絨服不在少數,而今年高價位的羽絨服明顯比往年少了許多,而網上售價更便宜,基本都在千元以下。
記者觀察到,與往年不同的是,市場內各類品牌幾乎都推出了羽絨服產品,使得羽絨服市場趨于飽和。
從事服裝生意多年的常女士介紹:“現在羽絨服一周的銷量也就是10多件,進入11月份才稍有起色,和往年同期相比,銷量少了三成以上。”
新亞商廈一位商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冬天感覺沒那么寒冷,厚重的羽絨服產品不再是消費者的首選,顧客把眼光投向一些輕薄類的服裝。同時,羽絨服多了不少替代品,比如厚呢大衣、沖鋒衣等。而且隨著買車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在室外待不了太久,所以不需要穿羽絨服。”
2015年,作為傳統羽絨服行業領頭羊的波司登公布了一則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當年業績下滑23.61%,凈利潤大跌80.97%。這是近5年來波司登首次在年度收入方面出現下跌,也是其上市以后凈利潤下滑最嚴重的一次。就在今年,波司登旗下各業務門店大幅減少,其中羽絨服業務的零售網點減少了5053家,僅剩6599家,全部業務全年合計關店5106家。
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記者探訪我市部分商家,發現有商家已經采取了實體、微商并重的銷售模式,以期取得更好的銷量。
在某商場營業的吳女士介紹,她今年預感到羽絨服銷售的嚴峻形勢,一方面減少了進貨數量,另一方面在微商平臺上,盡力發布一些新款產品信息。
“有顧客對商品表示感興趣后,我再直接聯系廠家發貨,這樣減少了商品流通環節,避免了產品積壓。”吳女士說,微商經營方式給她帶來了不少銷量。
近年來,各大品牌服飾紛紛進入羽絨服市場,開發出自己的品牌產品,這種行為對傳統羽絨服市場形成了很大沖擊。同時,羽絨服雖然在實體店遇冷,但在網上熱銷。目前,國內羽絨服知名品牌在網上設有官方旗艦店,雖然貨品與商場專柜的重疊率不高,有不少過季款或專供網絡渠道的款式,但折扣基本降到了5折以下。
在一些品牌羽絨服官方的網上旗艦店,300元左右的羽絨服月銷量多在幾百件甚至上千件,尤其在“雙11”期間,各大品牌羽絨服紛紛推出優惠活動,降幅力度較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