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還在觀望線上渠道 網購家居成年輕人的愛好
30歲出頭的柳天很想知道,宜家,那個受年輕人熱捧的北歐家居品牌,為什么遲遲不推出網購服務?
印象中,宜家是很新潮的。1998 年,宜家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中國區商場,和當時興盛的家具城不同,宜家提供簡約明快的北歐風格產品,和新式的樣板房設計。
年輕人最快地接受了新的風格和新的購買渠道。家居分享社區“好好住”的創始人馮驌發現,在那之后,中國人的家具消費者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圈子,一個傳統的,一個年輕的。換句話說,一個不喜歡宜家的,一個喜歡宜家的。“宜家在中國人的家居這件事情上,扮演了公眾教育的角色。”馮驌說。
可從近兩年收到的 20000 份家居投稿中,馮驌卻發現,年輕圈子里的消費者喜歡談論宜家,“但在買家具的時候,已經不太想買宜家的家具和家居用品了”。
數量是柳天認為互聯網最大的優勢。這當然沒錯,在宜家一個數萬平米、大得驚人的商場里,你可以看到 9000 多種家居產品。可即便從“淘寶”的上億種產品中篩選他認為“設計、質量、服務最優的”,柳天還是為今年 8 月上線的新平臺“極有家”選出了約 10000 個家居品牌, 70 萬的產品。
類似渠道、庫存之類的成本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降低,從而把售價也壓下去,但仍能保持 50% 左右的利潤率,讓品牌有足夠的資金持續發展。我們在前面提到的“造作”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個網站采取了先下訂單、再生產的模式,解決了家具公司一直以來面臨的庫存占地問題。
包括趙雷、張飛在內的設計師則大力提倡“平板包裝”。他們把這種聰明的做法歸功于宜家。“要對行業有推動作用,一定不是建個平臺,賣東西,一定要參與到供應鏈當中。”趙雷說,就像宜家最初做的那樣。
趙雷是宜家的推崇者,在過去,他不止一次地表達了對這個家居品牌的欽佩。當被問及,宜家在中國是否遇到了什么問題時,他回答說:“宜家怎么可能有問題呢?在宜家那個最低價、大眾的領域,它非常非常厲害。實際上我們沒法兒再做了。我們一定要超過宜家。這是肯定的。”
可現在,這些年輕品牌意識到,即使不和宜家正面交鋒,另辟蹊徑超過宜家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過去,宜家還培養了消費者逛商場“體驗”家居的習慣。他們甚至希望,在商場里就能遇到自己未來的家。
因此,當他們來到網上置辦家居,也不是純粹的圖方便。如果條件允許,他們還是會樂于去展示廳或者工廠看看實物,再享受免費配送安裝的服務。made.com 這一年銷售飛漲。創始人在接受采訪時說,線下的展示店是促使人們購買設計家居產品的原因,人們會在購買前去展示店看實體。 made.com 還在增加它的展示店,并在展示店中增加線上線下聯通的技術,方便線上購買。木智工坊在今年也設立了線下的展示廳,供杭州本地的消費者前來。而包括“梵幾”在內的部分品牌則開出了少量的線下獨立門店。
舒為在今年 6 月創立了一個家具設計師的網絡平臺“造作”,和大部分新興品牌一樣,它打算接手宜家在一線城市培養起來的年輕消費者。舒為這樣描述他們:深受互聯網影響,在畢業后兩三年內還是個租房客,常逛宜家,但當他們組建了家庭,年收入在 20 萬左右,品味不差,就有可能會選擇在“造作”網站上尋找可能有所耳聞的海外設計師,并親選自己中意的設計方案。
這個平臺模仿的英國家居電商網站 made.com 創立已有五年,這幾年銷量大幅增長,去年在英國和其他幾個歐洲國家賣出了 4300 萬英鎊的家具,正籌備著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即便如此,包括宜家在內的一些成熟家居品牌還是認為,人們對于網購家具這件事仍然非常謹慎。“你自己買家具的話,你會不接觸這個家具就買嗎?”朱昌來是宜家中國區總裁,她在上個月的采訪中反問道,而前提是——他們“當然知道中國消費者非常熱衷網購”。
事實上,家具這種東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特殊。至少對一部分年輕人是如此。
“毛十八”出生、居住在上海,是個 85 后。過去她是宜家樣板房和收納設計的受益者,可已經至少有半年沒去過宜家了。對于宜家的“坊間傳言”,她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熟悉:要是你做好三年更換的準備,那宜家的大件家具也可以買。去年年初,她頭一回獨立裝修了一間 144 平米的房子,在“淘寶”上置辦了所有大件家具,包括 14200 元一組四件的橡木書架。在此之前,她特地咨詢了木材的通常價格,讓這筆買賣看起來穩妥還實惠。
過去,大部分人沒有這些基本的家具知識。他們帶著東方人對木質家具特有的執著,卻并不知道黑胡桃、水曲柳和橡木哪個更貴。好在 40 歲以下的人買家具開始試著從網上獲取這些家具信息,而像“毛十八”這類 25-35 歲的年輕人——好好住的數據顯示,他們在獲得資訊的同時,也更愿意在網上購買家居用品,甚至是大件家具。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柳天對《好奇心日報》說,他比誰都更相信網購家具的好時代來了。
柳天在 2009 年創立了“淘寶”的家裝家居品類,那會兒連家具廠商都覺得網購家具不太可能發生。要是有機會回答宜家在這會兒依然困擾的問題,他們在 6 年前大概會給出和宜家中國一樣的回答——他們大多拒絕了“淘寶”發出的線上銷售邀請。
情況在過去的幾年里發生了變化。2014 年,家裝家居產品是除了服裝之外,“淘寶”上賣得最好的品類。你大約有所耳聞,一個來自佛山的家居品牌“林氏木業”在今年雙十一創造了 5.1 億人民幣的銷售額,但年輕人可能更喜歡一些小品牌,它們在“淘寶”上一齊提供了上億種家居產品。免費配送安裝已經在 80% 的大件家具商家那里得到了推行。
對于年輕人來說,他們的生活方式總是和品牌脫不了干系。“好好住”對消費者的觀察也證明了這一點:用戶對品牌有追求,但因為品牌很分散,“更多地像是每一個品牌背后有一群它的粉絲團”。
新興的家居設計品牌眼下最關心的,便是如何讓這些在互聯網上買家具的年輕人成為自己的粉絲,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線上替代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