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羋月傳》解讀先秦時代真實生活
《羋月傳》服飾太浮夸? 專家解讀先秦首飾文化
《羋月傳》正在東方衛視熱播。先秦歷史和眼花繚亂的生僻字都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在那個思想璀璨多元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現在我們結合電視劇《羋月傳》及同名小說,請專家來還原那穿越時空的歷史畫面。
荼作藥用也是貴族的時尚飲品
先秦生活:《羋月傳》原著小說中,羋月與秦王駟會見。秦王駟與黃歇飲酒。讓羋月喝荼。書中寫道:荼便是后世的茶,此時未經制作,不過是曬干了的茶樹葉子,用時煎一煎。味道苦澀難喝,素來只作藥用,能解油膩,治飲食不調之癥。在楚國除了治病以外,這種古怪的飲料,卻也在一小部分公卿大夫中成為一種時尚。
專家解讀:資深茶人陳大慶先生表示,要搞清楚荼是什么。首先要看這個字的含義,百度詞典中解釋,荼的本意是一種苦菜,《神農本草經》中最早記錄“荼”,當時的荼應該是當做藥引子。飲茶是唐宋年間,尤其是唐朝,作為一種貴族文化流行起來的。陳大慶認為茶是由荼發展而來。而茶葉走入尋常百姓家,則是在改革開放后。因為喝茶的條件跟物質條件有關,運輸便利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陜西師范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王雙懷表示,荼就是現代的茶,主要是流行于南方。普通秦人嫌味苦則很少喝荼。先秦時喝酒在秦人中則是普遍的現象。
見面拱手是先秦禮儀
先秦生活:先秦人相見會怎樣做呢?劇中,羋月與黃歇是拱手致意。對此,有網友在彈幕上調皮留言除了拱手還要說:“你吃了嗎?”笑噴眾人。
專家解讀:西北大學教授黃留珠表示,先秦時的見面禮儀就是互相拱手問好。在宮中見到大王和比自己高的人才會行跪拜之禮。西北大學秦漢史研究專家田旭東認為,秦國在禮節上應該保留了少數民族的一些風俗習慣,楚國在禮節方面則更加遵守規范。羋月主演孫儷曾表示,禮儀方面有跟組的禮儀老師手把手教。說到規范問題,日前來西安做點映活動的楚懷王扮演者曹征就表示,他因為演一個色令智昏的君王,自然是坐沒坐相,因此在禮儀方面,就是按照“怎么放松怎么來”。
家具低矮 因為大家習慣“坐著”聊
先秦生活:觀眾發現,在劇中隨處可見各種低矮的家具、像“案”、“幾”等等。不管是大王議政的朝堂之上,還是后宮嬪妃的居住之所,家具拍攝相對簡單,并且都是矮小的家具。小說中也多處寫到人們的坐姿,如少年羋月面見楚威后惴惴不安跪坐下來。
專家解讀:田旭東教授解釋,這與那個時期古人的生活習慣有關,當時的人都是席地而坐,因此家具會很矮。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漢代,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同時吸收外來的東西“家具”才逐漸高了起來。{page-break}
秦人服裝以黑為貴也有“彩色”
先秦生活:先秦時期,各國崇尚的服飾顏色也各不相同。小說《羋月傳》中寫道:燕國尚藍,崇水德。燕易后孟嬴接見羋月的時候,便穿著藍色衣裳。趙人尚火德,衣飾以紅色為主,又因趙侯雍在國內推行胡服騎射,趙兵幾乎都是緊身短打。而秦人尚黑更是為大眾所了解。電視《羋月傳》中,人們的衣服更是色彩絢爛。那么當時的服飾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
專家解讀:西安工程大學教授劉靜偉多年來一直研究、復原古人服飾,劉教授表示,秦人尚黑是傳統。相比漢唐時期的明媚奔放、繽紛鮮艷的色彩,劉靜偉和弟子們復原出的秦代服飾在色彩上明顯要沉穩得多,而崇尚黑色跟秦人剛強、低調、厚重的性格特征有很大關系。秦人中的女子服飾也多以黑、米、白、藕、墨綠、淺粉或深紫居多。《大秦帝國》之《縱橫》對秦人服裝的還原度很高。《羋月傳》中的顏色色彩豐富,是不是太過妖嬈了?對此西北大學教授黃留珠表示:“秦人以黑色為貴。并不能說沒有色彩,秦兵馬俑就有彩俑。”
先秦男女自由戀愛
先秦生活:電視劇中,孫茜飾演的向妃,在第二集就被王后在大王征戰時陷害了,送其出宮被賭鬼奸淫生子。即使是這樣,楚王回宮后,仍然能對向妃念念不忘,將母子兩人接回宮中。
小說中,身為公主的羋月與太子伴讀黃歇自由戀愛,在羋月與黃歇跳完祭舞后約會時,不少青年男女更是躲在草叢中春心萌動。書中介紹:楚人向來開放,尤其以祭祀之時男女混雜,偶遇相識,邂逅生情,更是容易成為狂歡之節。
而且在劇中,羋月與初戀黃歇、秦王、義渠王三個男人一生糾葛不清,當她登上權力頂峰之后,甚至豢養了男寵。
專家解讀:田旭東教授表示,劇中對向妃的生活是一種演繹,能不能接受要看個人選擇。但說起貞潔觀念的問題,也是到了宋代以后才對女性有了很多約束。在先秦時代,男女之間是可以自由戀愛的,沒有這么多限制。
楚人多珍珠,秦人愛佩玉
先秦生活:首飾是后宮女子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小說中,魏王槐曾賜給羋月首飾。書中寫道:兩個侍女自忙不迭地將這數個紅漆匣子打開,但見珠光寶氣,耀眼無比。楚國東臨大海,頭一匣便是全套珍珠飾物,從珠簪到明珠珰再到珠串,又有數粒龍眼大的散珠,想是用來綴在衣服或者鞋履之上。次一匣便是全套玉飾,楚國的荊山玉舉世聞名。君子以玉比德,玉笄、玉環、玉璧、玉佩整套,質地晶瑩剔透。再次一匣,便是全套赤金首飾。又次一匣,則是各色寶石、珊瑚、赤玉、琉璃、蜻蜓眼等制成的別致飾物,供日常更換所用。
劇中,南后鄭袖作為楚懷王寵妃,她頭上、身上的首飾簡直讓人眼花繚亂,其他女子頭上的首飾,也各種形態,分不出什么質地。那么,先秦人喜歡的首飾到底是什么呢?
專家解讀:王雙懷教授對秦國首飾進行了解讀,他表示考古中發現秦人最喜歡各種玉佩,無論男女都喜歡帶玉器。現在考古發現首飾也有少量的松石。
網上不少影評人“吐槽”電視劇《羋月傳》中過于前衛的穿戴。影評人“生活筆記”表示,《羋月傳》定妝照上的頭飾及服裝因為色彩太過艷麗、裝飾過于繁重而導致效果浮夸。看高清近景的時候,蔣欣飾演的莒姬頭上的頭飾塑料感都快溢出屏幕,導致春秋戰國古樸的風韻丟失了很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