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電商交易額破千億 服飾家居占40%
喧囂多日的2015年“雙11”終于落幕,原本一個普通的日子就這樣在眾多商家的合力之下,被打造成了“剁手節”,京東、蘇寧、國美、當當、亞馬遜中國等都加入“雙11”的戰列。
各大電商捷報頻傳
購物狂歡之后,11月11日一結束,各電商平臺、品牌商、物流、消費金融等陸續發出捷報, 來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雙11”全網總銷售額首度超過千億元人民幣。
具體而言,天貓11月11日全天交易額達到912.17億元,其中移動端成交占比68%,累計物流單量4.67億個。
京東11月11日全天下單量超過3200萬單,交易額超百億元,同比增長130%,移動端下單量占比達到74%,而微信購物和手Q購物在移動端的占比達52%。
蘇寧11月11日全天全網銷售訂單量同比增長358%、移動端訂單量占比67%。其中,平臺商戶訂單量占比34%,農村用戶購買占比26%。
{page_break}國美在線11月11日全天全站交易額同比勁增406%,移動端訂單量占比高達70%,移動端平均客單價超過2300元。
當當11月11日9時,當當圖書銷售280萬冊、當當百貨銷售77萬件、服裝鞋包銷售19萬件、全球購銷售2萬單,移動端占比達72%。
亞馬遜11月11日全天訂單量翻番,進口直采銷售額為去年的4倍。
聚美優品11月11日全天成交額同比增長112%,其中移動端占比76%。第一小時下單量超過3000萬元,其中中午11時至12時是高峰時段,成交單數為8000單。
對于各路電商的“捷報”,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需要冷靜看待:“1000多億元交易額絕大部分并不是創造出來,是轉移出來的。因為消費者每個人的購買力都是有限的,分流到線上后,實體消費就會減少。‘雙11’之前叫持幣待購,之后叫消費透支。”
京東服飾家居類占比第一
{page_break}連日來,天貓的各項創紀錄數據已經被頻頻曝光,而作為天貓的死敵,京東此次“雙11”的成績,也有“暗藏殺機”的一面。來自京東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京東全天下單量超過3200萬單,同比增長130%,其中服飾家居品類在所有商品品類中下單量名列第一,當日訂單突破1300萬單,占比達40%。眾所周知,服飾家居品類恰恰也是阿里電商賴以發家的根據地。
從移動端來看,包括京東移動客戶端、京東微信購物和手機QQ購物等移動渠道的下單量增長迅速,當日移動訂單占比達74%,值得關注的是,當日京東新增下單用戶中,來自微信購物和手機QQ購物的比例高達52%,充分顯示出京東移動端組合渠道的強大影響力。
此外,京東金融、京東到家、全球購、農村電商等也有不俗表現。11月11日當天,京東白條用戶同比增長800%,占商城交易額比例同比增長500%,白條客單價達800元,分期客單價達1500元。 京東到家帶動了大量門店參與到“雙11”中,合作商家數比618期間增長近10倍。
物流承壓能力越來越強
來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 11月11日全天,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4.6億件,同比增長65%;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1.48億件。預計今年“雙11”期間(11月11日-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量預計將達到7.8億件,同比增長近45%;日最高處理量將達1.6億件,同比增長55%,是今年以來日常處理量(5000萬)的3倍。
據悉,在“雙11”大促中,京東的自建物流體系再次發力。京東七大物流中心,數萬名從倉儲到配送的一線員工加上京東眾包物流人員為消費者提供配送服務。位于上海的亞洲一號開始對第三方商家服務,今年下半年投產的廣州亞洲一號11月11日當天完成單倉50萬單的生產,不少用戶在雙11下午就收到了上午購買的商品。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姚建芳指出,各家快遞的處理能力比去年有明顯上升,快遞企業的備戰初顯成效。然而,快遞的真正考驗是接下來的兩三天,如何保證“不爆倉”、“少延誤”是各家快遞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